时尚大师乔治·阿玛尼的极简寓所里,中国青铜器、兵马俑风格铠甲和琉璃龙形摆件悄然陈列,这些东方元素背后,是他对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深切赞叹。
《时尚芭莎》前执行主编于戈清晰地记得多年前在乔治·阿玛尼米兰家中的场景:一只卧在桶里的黑猫,一位无比英俊的贴身男仆,以及这位设计大师反复强调的那句话——“This is magic time of China”(现在是中国的魔力时代)。
阿玛尼家的装修是极简风格,几乎没有任何装饰,但却精心摆设着中国古董、青铜器,还有兵马俑风格的古代铠甲以及非常华丽的琉璃龙形摆件。
在拍摄过程中,阿玛尼拿着那只琉璃龙,多次向于戈表达对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赞叹。
01 东方王者的家,简约中的中国元素
乔治·阿玛尼位于米兰的家,是其美学哲学的集中体现。于戈回忆道,那里的装修是极简风格,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
这种极简并非空洞无物,而是在精挑细选的陈列中展现深度。他家中摆设着中国古董青铜器、兵马俑风格的古代铠甲,以及非常华丽的琉璃龙形摆件。
这些东方元素并非随意放置,而是阿玛尼精心选择的结果。他对东方文化的热爱并非猎奇,而是一种真正的心领神会,与其他西方设计师仅仅关注旗袍开衩、盘扣等表面符号截然不同。
02 严谨大师,掌控阿玛尼帝国
于戈在造访过程中感受到,阿玛尼不像多数意大利设计师那样热情奔放或擅长社交,而是气场强大、认真严谨,颇有几分威严的东方王者气质。
他身边的人都对他毕恭毕敬,能看出来整个“阿玛尼帝国”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中。这种控制力源于阿玛尼数十年来对工作的专注和执着。
阿玛尼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数十年如一日的严谨、执着与坚定,以近乎苛刻的态度守护着他所创造的时尚世界——一个代表着优雅、简洁与恒久的时装帝国。
03 中国的魔力时代,大师的远见
阿玛尼反复向于戈强调“中国的魔力时代”,这体现了他对中国的深厚感情和远见卓识。他早就洞察到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全球时尚市场中的重要地位。
尽管阿玛尼直到2012年才首次访问中国,当时他已69岁,并形容那次旅行是“一次姗姗来迟的造访”,但他对东方文化的理解和欣赏却很早就开始了。
2012年,阿玛尼在北京举办“北京之夜”,并在故宫留下足迹,进一步加深了他与中国的联系。
04 东方美学的知音,跨越文化的设计理念
乔治·阿玛尼常被称作“最懂东方情调的西方设计师”。他对东方的理解和表达与其他西方设计师截然不同。
许多西方设计师在诠释东方时,往往停留在符号层面:旗袍的开衩与盘扣、和服的宽袖,或是龙凤牡丹的图案。但阿玛尼的表达更加深入,东方不只是装饰性的元素,而是气质的渗透。
这种设计理念让品牌内涵更加丰厚,也模糊了中西之间的界限,从而让东方的观众在其中感受到难得的亲近与共鸣。
05 传奇落幕,精神永存
2025年9月4日,乔治·阿玛尼在米兰的家中与世长辞,享年91岁。阿玛尼集团在讣告中写道:“他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阿玛尼的生命历程充满传奇色彩。他出生于1934年7月11日意大利北部小城皮亚琴察,童年时曾经历一场意外爆炸事故,朋友当场死亡,而他被严重烧伤,在医院度过了40天才捡回一条命。
他最初学习医学,但因晕血和缺乏兴趣中途辍学,后来参军,最终在时尚领域找到自己的天命。
阿玛尼的成功来得不算早——他在41岁时才与伴侣塞尔吉奥·加莱奥蒂一起创立了Giorgio Armani品牌。但正因如此,他的作品中不常见炫技的张扬,反而多了沉稳与坚定,能够跨越时代与文化周期。
阿玛尼去世的消息传出时,时尚界失去了一位真正的远见者。
他曾在上海接受采访时表示:“上海让我非常惊讶。虽然我来上海之前已经打听了上海的一些情况,但到了以后,我还是觉得在这个城市我很愿意住上一段时间。”。
如今,在上海外滩的阿玛尼旗舰店依然闪耀,琉璃龙形摆件在他米兰的家中依然静默诉说——一位意大利大师对中国魔力时代的深切信念与东方情结永远不会随岁月消逝。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手机云川网 » 阿玛尼的家与中国魔力时代:一位设计大师的东方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