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方式并非遥不可及的目标,2025版《抗癌守则》用15条简明实用的建议,为国人提供了防癌抗癌的有力武器。
在今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国家癌症中心等7家权威机构共同发布了2025版《抗癌守则》,从健康生活方面提出15条防癌建议,为公众提供了一份全面且实用的防癌指南。
“近一半的癌症可以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减少接触致癌物等一级预防措施得到有效预防。”这是今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主题下的核心信息。
3
01 抗癌守则的核心建议
2025版《抗癌守则》是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提出的“世界抗癌守则”框架,通过科学论证制定的。这些建议每一条都凝聚着医学专家们的研究成果和心血,是我们在防癌抗癌道路上的有力武器。
守则指出,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多阶段、复杂渐进的慢性过程,癌症一级预防是指在癌症发生之前,通过干预措施减少或消除人群中已知癌症危险因素的暴露,从而阻止癌症的发生。
02 肥胖与癌症的风险关联
在全国减重热潮的大背景下,“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超重或肥胖”的防癌建议成为今年的关注热点。
2025版《抗癌守则》强调,肥胖或超重至少与13种癌症的发病风险相关,包括结直肠癌、食管癌、贲门癌、肝癌、肾癌、胰腺癌、胆囊癌、甲状腺癌、乳腺癌(绝经后妇女)、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脑膜癌和多发性骨髓瘤。
超重和肥胖受遗传、饮食、运动、生活习惯以及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健康成人的BMI(身体质量指数)正常范围在18.5至24之间。BMI在24至28之间被定义为超重,达到或超过28为肥胖。
“终生保持健康体重,对于癌症的预防非常重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赵文华表示,一定要关注腰围,关注自身的体重变化。
03 烟草控制的紧迫性
守则第一条明确建议“不吸烟,早戒烟,远离二手烟”。烟草和二手烟都是致癌物,烟草中约70种化学物质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致癌物。
随着戒烟时间的增加,吸烟带来的危害会逐渐降低。烟草中的亚硝酸胺、多环芳烃化合物、苯并芘等69种物质已被明确是高危致癌物质,可以直接引起40多种癌症。
据统计,中国有3亿多烟民,还有7亿多人被迫吸二手烟。戒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制订科学、个性化的戒烟计划,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04 饮食与癌症预防
守则中对饮食提出了多项具体建议:不吃霉变食物,不吃槟榔及其制品;不吃过烫食物,不喝过烫饮品;避免腌制、熏烤类和高温油炸食物,少吃加工肉制品;少吃甜食,少喝含糖饮料。
黄曲霉素是目前已知的最强致癌物,仅需1mg就能致癌。而槟榔会增加患口腔癌、咽部癌症以及食管癌风险。
经常摄入过烫(超过65℃)的饮食,会损伤食管上皮细胞,增加患食管癌的风险。腌制食品和加工肉制品中含有硝酸盐、亚硝酸盐,会增加患鼻咽癌、胃癌的风险。
05 运动与环境保护
守则建议坚持运动,减少久坐。久坐行为会增加患乳腺癌、结直肠癌等癌症的风险,而适度规律运动可降低患乳腺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等癌症的风险。
建议成年人每周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或75-150分钟剧烈强度的有氧体育锻炼。
在环境保护方面,守则建议做好个人职业防护,避免致癌物暴露;减少长时间日光照射,避免暴晒;保持室内通风,空气污染时减少出行,外出时佩戴口罩。
06 疫苗接种与健康生活
守则建议尽早接种乙肝疫苗和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全球近1/5的癌症是由病毒、细菌等持续感染引起的,接种疫苗是预防相关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
最后,守则提倡适龄生育和母乳喂养。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可以降低母亲的乳腺癌风险,也有助于降低儿童体重增加,超重/肥胖的风险。
遵循2025版《抗癌守则》的建议,意味着我们正在积极参与癌症的一级预防——在癌症发生之前,通过一系列干预措施减少或消除危险因素的暴露,从而阻止癌症的发生。
健康体重不再是外观的追求,而是防癌的必要措施。远离烟草也不仅是个人选择,是对家人和社会责任的体现。
选择今天开始改变,我们的身体将会感谢我们做出的每一个努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手机云川网 » 2025版抗癌守则发布:远离二手烟与科学减重,15条防癌建议守护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