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云川网

阅见未来,“读”享人生:校家社协同构建书香育人新生态

的书香漫过校园围墙,阅读的种子在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滋养下,正长成参天大树。
在长沙师范附属特立小学,学生们通过“晨会+课程”双轨阅读模式开启一天的学习,他们在阅读分享会上畅谈书籍赋能学习的感悟,集体朗诵原创诗歌《阅读,心灵的远航》。这一幕只是全国多地学校以阅读为纽带,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新生态​​的缩影。
近年来,从湖南开福区到广东禅城区,从山东西海岸到安徽铜陵市,一场以书香校园建设为基点,联动家庭与社会的教育创新实践正在蓬勃开展。教育工作者们认识到,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连接家庭、学校与社会的桥梁,是​​协同育人​​的重要抓手。

01 校园领读:打造多维阅读课程体系

各地学校正打破学科壁垒,创新阅读教学模式,让书香成为滋养创新人才的源头活水。
南雅马栏山文创中学创新打造“​​阳明心学+跨学科​​”阅读品牌。教师以“格物致知”为核心,通过王阳明“格竹”故事引导学生反思求真,为千名学子注入哲学思辨基因。
历史组“大明物语”活动融合GIS技术与文物研究,多维度解读明朝;语文组则通过《经典常谈》思维导图创作让典籍智慧可视化,形成“以图解文、以文促创”的学习闭环。
邹城市教体局将书香校园建设作为提升教育品质的核心工程,近三年有3所学校获评山东省中小学“书香校园”,33所学校获评济宁市中小学“书香校园”。他们推动阅读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发建设《地方文化读本》《经典名著导读》等阅读校本课程。
铜陵市人民小学构建起“三维驱动”的阅读生态体系:成立“自主+扶助”读书俱乐部,组建“共生+共长”阅读导师团,开发“研讨+分享”阅读指导课。这种“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课程主脉”的机制设计,让阅读从个人行为升华为​​群体智慧​​的交响。

02 家庭共读:营造书香家风新氛围

家庭是阅读教育的重要阵地,各地学校通过设计亲子阅读活动,让书香飘进千家万户。
清湘小学开展“书香家风”亲子诵读活动,教师阅读社团联动家庭,共同营造阅读氛围。学校还策划“共读·共话·共育”彩虹系列家庭教育读书沙龙,老师化身领读者,用“案例拆解法”将心理学理论转化为实操工具,帮助家长解决育儿困惑。
汉源县创新打造“​​书香飘万家​​”亲子阅读,依托县图书馆开展绘本共读活动,组织40组家庭完成阅读成长计划。他们还鼓励家庭设立“家庭阅读日”,形成家校共同推动阅读习惯养成的合力。
西海岸新区隐珠小学通过举办“晒晒我的小书架”“我与父母共读一本书”“家庭美文诵读”等活动,让书香文化进家庭,使家庭成为协同育人的主战场。这些活动简单易行,却​​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家庭的阅读习惯。
国庆二小提倡“家庭21天共读计划”等亲子阅读形式,通过持续的阅读活动,让书籍成为连接亲子情感的纽带。

03 社会助力:拓展阅读资源与空间

社会资源的融入为阅读教育提供了广阔平台和丰富资源,让阅读从校园延伸至更广阔的天地。
禅城区成立“阅享成长·家校社协同教育联盟”,整合​​政府政策引领、街道社区资源、学校育人体系及书店文化服务​​。佛山市新华书店作为联盟参与方,为学校提供主题读书分享沙龙、教师培训支持,并为学生打造作品展览区,提供志愿服务和职业体验成长营。
开福区教育系统联合长沙市图书馆开展“流动图书馆进校园”活动,为学子送上700余册精选图书,涵盖绘本、科普、文学等类别,通过“书香大礼包”实现优质资源普惠共享。金湾小学则通过“湖湘文脉”书单、作家进校园和亲子研学活动,串联起岳麓书院、马王堆汉墓等12处文化地标,实现“文化认知—名家启迪—实践体悟”的育人闭环。
铜陵市人民小学创新阅读空间建设,各班精心打造“班级图书角”,走廊转角处设置“图书漂流角”,还有“行思书屋”以开放式阅读空间打破传统图书馆的边界。通过学生自主管理、自由取阅的创新模式,书本真正“活”了起来,让阅读触手可及。

04 数字化赋能:打破时空限制的阅读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阅读为校家社协同育人带来了新的可能。
禅城区图书馆与黎平县图书馆携手开展“​​书香跨山海,阅读心相连​​”云端共读活动,两地师生通过互联网隔空诵读经典,共享阅读盛宴。这种数字化技术突破地域限制,让城乡孩子共享书韵墨香,切实推动“书香中国”建设向纵深发展。
邹城市积极引入优质数字阅读平台,建成覆盖全市中小学的“邹城市数字图书馆”云平台,整合电子图书2万册、有声读物3万小时,为师生提供便捷高效、内容丰富的线上阅读资源。
清湘小学青青读书社推出“与AI共读”活动,以技术创新阅读形式,为师生成长注入智慧与雅韵的双重滋养。这种创新尝试让阅读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拓展了阅读的边界。

05 成效与展望:书香育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校家社协同的阅读教育模式已在全国各地结出丰硕成果。
从化区扎实推进“书香校园”建设,2024年评选出首批27所书香学校、18位书香教师、20名阅读之星,8所标杆校挺进市级评选,3所学校及案例入围全国评审。2025年再添15所书香校园、20位书香教师、20名阅读之星,形成梯次发展、全域推进的良好态势。
西海岸新区隐珠小学“书香润心”育人成果遍地开花,学校获评山东省传统文化体验教育春秋课堂、青岛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青岛市书香校园等荣誉称号。
展望未来,校家社协同阅读教育需要更系统化的推进机制。邹城市教体局印发了《邹城市“书香校园”三年建设规划(2025-2027年)》,计划三年构建“​​校校有特色、班班有书香、师生皆乐读​​”新格局。这种长效机制的建立,有助于书香校园建设的持续发展。

铜陵市人民小学的校园里,各班精心打造的“班级图书角”成为孩子们课间驻足的精神驿站,走廊转角处的“图书漂流角”吸引着往来学子的目光。这所学校的阅读成果已亮相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其“读经典书、做有根人”的育人理念成为全国教育领域的焦点。
在广东从化区,​​“同读一本书”品牌活动​​每年两届的阅读盛会串联作家进校园、读书沙龙、亲子阅读等多元载体,成为区域“阅读+”教育融合发展的亮丽名片。
阅读是精神的呼吸,书香是校园的底色。当阅读的种子播撒在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沃土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力量的生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手机云川网 » 阅见未来,“读”享人生:校家社协同构建书香育人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