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云川网

“方便面刺客”遇冷:价格飙升与消费变迁下的行业困局

曾几何时,5元一包方便面是无数学生、上班族的“救命粮”,而今,超市货架上10元、20元甚至更高价的“高端方便面”却让消费者直呼“吃不起”。更严峻的是,价格“刺”向消费者的同时,方便面行业的销量也在持续下滑。这场由“方便面刺客”引发的行业震荡,正暴露出传统速食巨头在消费升级浪潮中的集体困境。

从“平民美食”到“刺客现形”:价格翻倍,消费者直呼“伤不起”

“以前泡面是穷人的福音,现在倒成了‘奢侈品’。”在北京工作的90后白领小陈展示着购物车里的账单:某品牌“豚骨拉面”单价18.9元,而同款线下门店现煮拉面仅需25元。“花近20元买一包泡面,我为什么不直接点外卖?”

小陈的感慨并非个例。据欧睿国际数据,2018年至2023年,中国方便面市场均价从4.5元/包涨至7.2元/包,涨幅超60%。其中,康师傅、统一等头部品牌推出的“高端线”产品占比从15%攀升至40%,部分产品单价突破30元大关。

企业将涨价归因于“原料成本上升”:2021年以来,棕榈油、面粉、包装纸等价格累计涨幅超30%。但消费者并不买账:“可乐十年没涨价,薯片还在搞加量不加价,怎么就方便面‘特殊’?”社交媒体上,“方便面刺客”与“雪糕刺客”“水果刺客”一同被列入“消费避雷指南”,折射出公众对“隐性涨价”的普遍抵触。

销量四连降:方便面为何被年轻人“抛弃”?

价格“刺”痛消费者的同时,方便面的销量也在持续萎缩。尼尔森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方便面行业销售额同比下降2.7%,销量减少4.5%,这是自2020年疫情初期短暂回暖后,连续第四年下滑。

深层原因在于消费习惯的颠覆性变迁。外卖平台的崛起彻底改写了速食赛道格局:一份15元的外卖套餐,往往包含荤素搭配的菜品与免费配送服务,而同价位的方便面仍停留在“调味包+干面饼”的旧模式。更关键的是,健康意识的觉醒让年轻人对“高油高盐”的方便面敬而远之。美团研究院调查显示,68%的Z世代消费者将“营养均衡”列为外卖选择的首要因素,而方便面在“健康指数”上长期垫底。

自救还是沉沦?行业转型路在何方?

面对双重困境,头部企业并非无动于衷。康师傅推出“Express速达面馆”系列,主打“真肉大块”“非油炸”;统一上线“开小灶”自热火锅,试图切入预制菜赛道;白象则凭借“国货情怀”与“汤好喝”系列实现逆势增长。但这些尝试尚未扭转行业颓势。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方便面行业的核心矛盾在于,企业试图用‘高端化’掩盖创新乏力,但消费者需要的是真正的价值升级。”他建议,企业应跳出“面饼+调料”的固有框架,向“健康化”“场景化”“便捷化”转型,例如开发低卡、高蛋白产品,或针对露营、加班等场景设计便携套餐。

结语
当“方便面刺客”在货架上无人问津,当年轻人用外卖和预制菜填满餐桌,这个曾陪伴几代人的速食帝国正站在十字路口。价格战已无出路,唯有以消费者需求为锚点,在健康、便捷、体验上实现突破,方能避免沦为“时代的眼泪”。毕竟,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中,没有哪个品牌能永远躺在“情怀”的温床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手机云川网 » “方便面刺客”遇冷:价格飙升与消费变迁下的行业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