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力弘扬“红医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昆明传媒学院“沂蒙星火青春传承志愿队”近日奔赴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孙武街道,面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开展了一场以沂蒙精神为核心的红色主题宣讲活动。活动将沂蒙精神与当代乡村医生的坚守实践紧密联结,生动诠释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伟力,着力推动这一源自沂蒙老区的深厚精神力量在新时代基层健康服务中焕发光芒。
活动前期,实践队专程赴沂蒙精神发源地临沂市进行了系统性学习与实践调研。队员们实地参观沂蒙革命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等核心红色教育基地,通过瞻仰革命历史遗迹、聆听专业讲解,沉浸式感悟沂蒙精神“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此次沉浸式学习不仅强化了队员们的理论武装,更积累了丰富的宣讲素材,为深入基层精准传递红色精神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沂蒙精神宣讲
在孙武街道,实践队成员分组深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下辖的22个村级卫生室,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场别开生面的“沂蒙颂歌·永远跟党走”主题音乐党课深深打动了在场听众。实践队员巧妙地将《跟着共产党走》、《沭河的歌声》、《沂蒙山小调》等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经典旋律融入山东革命抗战的讲述中。通过“讲演结合”的生动形式,激昂的旋律与深情的讲述交织,不仅回顾了党领导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更将革命战争年代军民之间那生死相依、水乳交融的鱼水深情,化作可感可触的音符,直抵人心。当熟悉的旋律响起,大家轻声应和,现场涌动着对党和人民军队的深切情感,无声地诉说着“军民情深”的永恒主题。

图为实践队成员演唱《沂蒙山小调》时的场景
在村级卫生室的宣讲中,队员们则因地制宜,紧扣沂蒙精神核心要义。他们深情讲述“沂蒙红嫂”明德英以乳汁救治八路军伤员、“沂蒙母亲”王换于创办战时托儿所抚养革命后代等经典故事,这些闪耀着人性光辉、体现着“生死与共”大爱的壮举, 生动再现了烽火岁月中党群军民勠力同心、共克时艰的深厚情谊。

图为实践队成员深入村卫生室宣讲时的场景
宣讲特别结合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职业特性,深入阐释了沂蒙精神所蕴含的无私奉献、服务人民的内核,与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之间一脉相承的价值共鸣。通过发放图文资料、面对面交流等形式,与现场听众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红色基因、立足平凡岗位践行初心使命的现实路径,有效促进了沂蒙精神在基层的深度理解与情感认同。

图为实践队成员深入村卫生室宣讲时的场景
本次活动在听众中引发强烈共鸣,并取得积极成效。大家纷纷表示,沂蒙精神所彰显的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私奉献、以及在艰难困苦中凝结的深厚情谊,正是他们扎根乡村、服务乡邻的强大精神支柱。此次活动成功将守护健康的卫生室,同步打造成为传播红色文化、凝聚奋进力量的精神文化阵地。实践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将沂蒙精神的核心要义融入行业实际、贴近群众生活的宣讲模式,特别是音乐党课等创新形式,显著增强了红色精神的时代穿透力与感召力。

图为实践队成员深入村卫生室宣讲时的场景
通过深入基层的宣讲实践,队员们深化了对国情社情特别是基层卫生工作现状的认识。大家一致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服务社会中增长才干,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努力推动承载着“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伟大品格的沂蒙精神在新时代赓续传承、绽放光芒。(作者:郭子仪 丁慕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手机云川网 » 时代新声传薪火 青春宣讲润万家——昆明传媒学院实践团深入惠民县卫生室开展沂蒙精神宣讲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