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云川网

普洱学院暑期“三下乡”: 外国语学院“党团陪伴,助力双减”团队 多语言课堂绽放民族花 三下乡团队点亮童心梦想

外国语学院“党团陪伴,助力双减”团队深入贯彻落实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结合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于711日启程奔赴宁洱县民族团结实验小学,以语为桥,引导中外学子以青春力量点亮边疆民族少年成长梦想。

语润边疆,筑梦同行——让英语成为看世界“魔法钥匙”

边疆地区的孩子们缺乏优质的英语启蒙资源,而外国语学院学子们渴望着将专业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地方发展的青春力量。在本次实践中,中外学子将专业知识从普洱学院的课堂带到民族文化氛围浓郁的边疆民族小学,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团队备课、集体授课、互动游戏,让民族小学的孩子们在欢笑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在互动与挑战中培养英语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单词成为打开世界的窗口,为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埋下好奇的种子!

语汇南洋,放眼未来——借文化之窗拓宽世界视野。

作为团队品牌特色活动,中外学子在本次进校教学活动中组织开展了大学学习生活经历分享与东南亚文化知识科普宣讲。团队成员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学习呈现在同学们面前,将一个个大学梦悄然种进心间;在东南亚文化知识科普宣讲环节,中外学子将极具特色的东南亚国家文化知识带入课堂,尤其是外国学子的亲身讲解更带领着同学们走进斑斓的东南亚文化世界,在趣味讲解中拓宽文化视野,以语言为媒、以文化为桥,让孩子们在多元体验中打开认知边界,向着更广阔的世界勇敢探索。

灯长明,爱育新苗——以爱与家风筑牢成长根基

外国语学院陈黎黎书记用专业和爱为孩子们和家长们带来温暖而深刻的成长指引:在儿童心理辅导讲座中,陈书记与孩子们亲切交流,通过生动的引导帮助他们培养善良、勇敢等良好品格,树立“做有价值的人”的正确价值观。同时鼓励孩子们心怀梦想、相信自己,让阳光心态成为成长路上的铠甲;在家教家风讲座中,面向家长,陈书记分享了培育优良家风的重要性,强调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以言传身教树立正确模范,让爱与责任在家庭中传递,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筑牢家庭根基。陈书记用真诚的关怀与实用的指引,让爱与家风成为乡童成长的“养分”,助力他们在温暖与正向的氛围中向阳而生。

赓续红色血脉,共筑团结丰碑——在革命传统教育中淬炼青春信仰

14日下午,团队走进了坐落于宁洱县磨黑镇磨黑中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基地老师的悉心讲解下,一段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徐徐展开,团队成员更加深刻体悟到革命先辈“为有牺牲多壮志”的理想信念,在缅怀中坚定“强国有我”的青春担当。15日上午,团队赴民族团结园近距离瞻仰“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沉浸式学习“会盟立誓、刻石铭心”的民族团结佳话,队员们现场诵读回信,深刻体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凝聚力。来自缅甸的留学生队员表示:“中国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团结的故事让我们感动,这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

街头巷尾探实情,步履丈量教育图景——用田野调查解码边疆英语教育现状

整个实践期间,队员们化身“教育侦察兵”深入宁洱街头开展问卷与访谈调研。在居民住宅区,队员们与当地百姓亲切唠家常,记录家长对边疆教育发展的期待;在茶源广场,中外学子热情参与广场舞,与居民畅谈儿孙英语学习趣事,发现边疆外语教育中的资源困境。团队累计回收有效问卷137份,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维调研图谱,这些鲜活数据将为边疆英语教育提质提供精准施策依据。

茶马古道新章,一片绿叶的全球化叙事——探访普洱茶集团见证产业赋能

同时,为了更加深入了解宁洱普洱茶产业,团队走进普洱茶集团现代化车间,队员们沿“鲜叶摊晾-杀青揉捻-发酵压制”生产线,直观感受非遗工艺与智能生产的融合创新。企业负责人详解普洱茶走向世界的故事,这场实践不仅让队员们领略到了普洱茶的魅力,更感受到了茶文化所蕴含的和谐、包容精神,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

从晨光里的单词拼读,到夕阳下的游戏欢笑,外院学子用专业让英语“活”起来,缅甸留学生用参与让课堂“连”起来。在宁洱县民族团结实验小学,知识传递、文化交融、青春担当 拧成一股绳——不仅点亮孩子的暑期,更让队员们懂了:教育的温度,藏在每一句“跟我读”里;青春的力量,长在每一次“一起玩”中。这场用语言书写的“三下乡”故事,还在继续;这份跨文化、跨青春的温暖,永远鲜活。这是外国语学院专业与热爱的碰撞,也是青春奔赴乡村教育的答案。(作者:普洱学院外国语学院 李梦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手机云川网 » 普洱学院暑期“三下乡”: 外国语学院“党团陪伴,助力双减”团队 多语言课堂绽放民族花 三下乡团队点亮童心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