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度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产学研融合创新,2025年7月12日至18日,陕西理工大学博望书院“智启农‘略’·摄传乡韵”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赴汉中市徐家坪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开展以“青春主播,数字兴农”为主题的直播助农实践活动,团队聚焦“直播带货+产业赋能”新模式,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通农产品产销链路,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田野深耕,故事传情
团队深入圣女果采摘大棚、西瓜田和蚕桑基地,用镜头记录农产品生长故事。成员与村民同劳动、话农事,挖掘产品背后的生态价值与文化内涵,为直播内容注入真实温度。在充分收集素材后,团队凭借专业的策划与制作能力,打造出一系列富有吸引力的直播方案。直播过程中,主播以生动且专业的讲解,搭配高清镜头下鲜活的农产品画面,全方位展示圣女果的红润饱满、西瓜的甘甜多汁以及蚕桑制品的精美细腻。观众们通过屏幕仿佛置身于田园之间,真切感受到乡村的生机与活力。

直播亮剑,智慧助农
团队在在直播助农过程中实现了核心突破:一是专业赋能,团队化身“带货达人”,在社交媒体平台开展多场直播,生动讲解圣女果鲜甜口感、蚕桑产品生态工艺,凸显“绿色农产品”核心价值;二是校地联动,在桑园专场直播中,村民用乡音演示养蚕技艺,成员同步科普现代农业技术,吸引500余名观众围观,获2.3万次点赞,有效提升地域品牌认知度;三是技术下沉,通过短视频制作、电商平台运营培训,帮助村民掌握数字营销工具,建立可持续产销通道。

知行合一,振兴有径
实践活动尾声,团队召开总结研讨会。团队成员赵冰在实践总结中表示:“我们不仅是乡村故事的记录者,更是建设者”。团队通过跨学科协作实现三大转化,分别是产品转化,即打通圣女果、蚕桑制品线上销路;技能转化,也就是培养村民自主直播能力;模式转化,即建立“高校策划 + 村民出镜 + 平台引流”的助农长效机制。团队也期望能够带动更多人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乡村发展的良好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景,书写出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

在这片广袤的乡村大地上,实践团成员们紧握数字之犁,深耕细作,让科技的种子在泥土中生根发芽。“智启农‘略’·摄传乡韵”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将继续深化“校地共建”机制,他们相信,科技的力量无穷无尽,青春的热情永不熄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他们将与广大农民携手共进,用数字科技描绘出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让乡村的明天更加美好。正如带队导师马燕所言:“让科技扎根泥土,让青春绽放于振兴之路”。陕理工学子正以数字为犁,在乡村沃野耕耘出充满希望的春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手机云川网 » 青春主播田间亮剑 数字助农谱写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