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总有一份牵挂如春风化雨,滋润着百姓心田;总有一种力量似磐石坚定,引领着民族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将人民置于心中最高位置,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书写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壮丽篇章。
一、足迹所至,皆是民生关切
从黄土高原的窑洞到云贵高原的苗寨,从太行山区的村落到东北黑土地的田间,总书记的脚步从未停歇。在河北阜平,他冒雪走访贫困户,叮嘱“要把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在甘肃定西,他俯身察看水窖,强调“民生为上,治水为要”;在四川大凉山,他与彝族群众围坐火塘,共话“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每一处驻足、每一句问候,都彰显着“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
二、政策所向,尽显为民初心
“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总书记用最朴素的话语道出治国理政的逻辑起点。脱贫攻坚战场上,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贫困群众并肩作战,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抗疫斗争中,他强调“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带领全国人民铸就生命至上的伟大丰碑;民生保障领域,从“一老一小”到“衣食住行”,从教育医疗到就业养老,一项项惠民政策接连出台,织就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网。
三、心之所系,凝聚奋进力量
“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总书记的谆谆告诫,化作亿万人民团结奋斗的行动指南。在乡村振兴一线,新时代的“愚公”们接续耕耘,让广袤田野焕发新生机;在科技攻关前沿,科研工作者勇攀高峰,将“卡脖子”清单转化为创新成果;在街头巷尾,志愿者们用微笑传递温暖,让文明新风拂面而来。从“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庄严承诺,到“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的坚定誓言,人民领袖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结语
岁月更迭,初心如磐。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总书记的人民情怀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新时代新征程上,这份情怀必将继续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勇毅前行,共同谱写“中国之治”的壮美诗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手机云川网 »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以民为本绘就时代温暖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