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云川网

北林大实践团深耕门头沟潭柘寺镇:以数字技术绘就乡村文化振兴新图景

近日,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绿苑潭柘寺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镇,围绕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文化振兴和文化特色小镇建设” 展开专题调研。通过实地勘察、走访座谈、文献研读及技术分析推动潭柘寺片区数字化升级,旨在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潭柘寺镇坐拥北京最古老寺庙 —— 始建于西晋的潭柘寺,兼具宗教文化、生态景观、“潭柘小院” 民宿文化及农耕民俗等多元资源,是门头沟区文旅发展的重要节点,构成 “宗教 + 生态 + 民俗” 的复合型文化生态。实践团队聚焦文化资源要素布局与数字化建设两大核心,一方面深入学习潭柘寺从西晋到现代的历史沿革,实地探访大雄宝殿、戒坛、帝王树等核心文化载体,详细记录清代官式建筑特色与园林景观价值;另一方面与景区管理团队、民宿经营者深度交流,摸清当地数字化发展 “痛点”。

调研中团队发现,潭柘寺镇民宿产业的蓬勃发展。以 “潭柘小院” 为代表的民宿集群,依托当地山水资源与文化氛围,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载体。实践团队认为,民宿可成为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可以通过,社交平台破圈,智能运营管理及融合多方产业的方式推动乡村振兴。

为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实践方案,团队运用 ArcGIS 技术绘制三张核心地图:潭柘寺片区乡村文化资源现状分布图,清晰标注宗教、民俗、自然三类资源空间位置与等级;建议增加数字化基础设施分布图,规划 5G 基站、智慧导览终端及文物监测传感器,覆盖信号盲区与高需求节点;最佳旅游路线数字化展示图,串联核心文化节点,规避陡坡路段,嵌入数字化体验环节,优化游客游览路径。

基于调研与分析,团队提出两大核心建议:一是以地理信息科学技术赋能景区数字化,构建包含空间信息数据库、AR 导览 APP、数字孪生系统在内的智慧管理与服务体系,实现 “景区升级 — 旅游业增效 — 乡村振兴” 的良性循环;二是深化民宿产业数字化,通过社交媒体精准营销拓展客源、数字化运营系统提升服务效能、推动民宿与农业、文化产业融合,例如线上展示农事活动、开发非遗体验课程,激活乡村经济活力。

“这次实践不仅是一次调研,更是与千年历史的对话。” 实践团队成员表示,未来将持续跟踪潭柘寺镇数字化进程,完善数据库与路线优化模型,尝试通过短视频、互动地图传播当地文化,并探索 “学生 + 政府 + 民宿” 协作模式,助力打造 “文化体验 + 智慧服务” 特色产业链,让青春力量为传统文化现代表达与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绿苑潭柘寺暑期社会实践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手机云川网 » 北林大实践团深耕门头沟潭柘寺镇:以数字技术绘就乡村文化振兴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