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启东市东海镇兴垦村,近日,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渔” 你同行先锋队的 12 名青年学子,共同讨论,集思广益,以发扬张謇精神为核心,扩大渔村文化影响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为目标,设计了青少年研学路线以及文创产品。从手绘渔旅研学路线图到开发 “渔乡逸趣” 系列文创,学子们以青春之力激活乡村资源,让张謇精神在新时代乡村振兴实践中焕发新光彩。
一张路线图:串联渔韵与文脉的青春设计
“这条路线不仅是地理的串联,更是精神的传承。”这是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渔”你同行先锋队的同学们在设计这条青年研学路线的最初理念。 这张研学路线图以红色箭头标注的路径,将渔家院落、张謇精神讲堂、生态鱼塘、海鲜加工坊等节点有机串联,构成一幅 “行走的渔文化课堂”。
图1 研学路线地图
在兴垦村村委会体悟渔乡务实创新的精神,在海鲜工厂中感受实业救国的引领,在渔家小院里学习渔网编织技艺,在农家乐鱼塘中体验鱼苗放流乐趣,在张謇精神讲堂里聆听张謇创办渔业公司的史实。团队成员通过询问兴垦村当地渔民和实地考察后因地制宜地设计出这样一条研学路线,让每一步都有文化温度,更理解张謇“心系乡土”的情怀。
一组文创品:承载渔乡记忆的 IP 矩阵
张謇和画像与船寓意着渔业南通渔业的发展,搭配醒目的红色手写字体,让人们印象深刻。标题在团队文创设计展架前,成员们向村民展示 “渔乡逸趣” IP 系列产品:柔软舒适的方形抱枕、配套的帆布袋绣着 “渔你同行” 队徽。
图2 渔旅之约抱枕和帆布袋展示
图3 帆布包日常使用
这些文创的诞生,源于前期扎实的调研。6 月下旬,团队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发放近千份问卷,回收有效样本数百份,其中大多的受访者期待 “有渔乡特色又有文化内涵的纪念品”。据此,学子们深挖兴垦村 “渔” 元素与张謇精神的契合点,邀请村民担任 “文化顾问”,最终形成涵盖实用文具、日常用品、趣味潮玩的4种文创产品,包括马克杯和系列拼图。
从纸面策划到田间实践,从文化挖掘到产业赋能,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的青年学子们以张謇精神为笔,以兴垦村为卷,在黄海之滨写下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答卷。这份答卷里,有渔乡的烟火气,有创新的青春味,更有薪火相传的家国情怀。
(李楷柔、夏澜萌、谭雅方、姚佳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手机云川网 »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青年研学激发渔旅融合活力 趣味文创发扬张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