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云川网

山东理工大学:九年步履深耕牧区,多维课堂法润童心

814日,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苇莲苏乡支教点内,童声朗朗,歌声激昂。向草原公益高校联盟旗下“法润北疆”大学生实践团,以一场融合“模拟法庭+互动普法”“国防教育+战歌传唱”“红色文化宣讲+民族艺术表达”多维课堂,为牧区孩子带来沉浸式成长体验。这是该团队扎根内蒙古开展公益服务的第九年,也是其创新课程体系、拓展服务广度的生动实践。  

“跳房子”里学法理:情景剧激活法治思维  

活动伊始,一场聚焦未成年人保护的模拟法庭在乡活动室庄严“开庭”。孩子们身着法袍、制服,化身审判长、公诉人、辩护人,在实践团指导下完整演绎案件审理流程。从法庭调查、举证质证到当庭宣判,严谨的程序让抽象法律条文变得可触可感。实践团将法律知识点巧妙植入传统“跳房子”游戏——地面格子里标注“校园欺凌”“网络诈骗”“家庭保护”等主题,孩子每跳一格需回答对应法律问题。“遇到同学被欺负该站第几格?”“这个格子告诉我们要立即报告老师!”欢声笑语中,法律知识悄然入心。八年级学生小峰在心得分享中感慨:“今天既当了‘小法官’,又做了‘普法员’,我懂得了法律不仅是惩罚,更是保护我们的铠甲。”  

战歌嘹亮铸军魂:迷彩绿映照赤子心  

国防教育课堂气氛炽热。实践团通过边防战士戍边影像、现代化装备模型展示,生动诠释新时代军人“界碑守护者”“生命逆行者”“和平之盾”的三重担当。当视频播放战士们在极寒中巡逻的画面,孩子们自发挺直了脊背。“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在志愿者带领下,全体孩子高唱《强军战歌》。稚嫩却铿锵的歌声响彻礼堂,不少孩子攥紧小拳头,模仿战士敬礼的姿势。实践团成员李响观察到:“有个男孩反复抚摸迷彩服模型上的肩章,他说那是‘草原雄鹰的翅膀’。”这一刻,家国情怀具象为旋律与动作,深植于童心。

石榴籽抱同心圆:红色基因融注民族情  

红色文化板块凸显双向交融特色。实践团首先讲述“沂蒙红嫂”“支前小推车”等山东革命故事,诠释“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随后,当地孩子踊跃分享内蒙古红色记忆——“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冒死护羊群,锡林郭勒骑兵团扬刀剿匪,三千南方孤儿在草原母亲的怀抱中成长……蒙汉双语交织的叙述,铺展出一幅跨越地域的红色长卷。身着蒙古袍、汉服的孩子手挽手翩然起舞,五十六个民族服饰图案在背景屏流转。领舞的蒙古族女孩其其格说:“舞步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挨着,我和山东的哥哥姐姐们就是这样的!”  

九年坚守再拓新:青春足迹丈量北疆  

自2016年首次走进这片草原大地,“法润北疆”实践团已深耕九载。从最初的单点支教,到如今覆盖全旗所有乡镇;从最初简单素拓课程,到如今“法治素养、国防意识、红色传承、心理健康”四维赋能体系——服务广度与内涵持续突破。“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守护牧区未来的初心。”苇莲苏乡的活动现场,八年前曾接受过支教的学生作为志愿者重返课堂,正是这份传承的最佳注脚。  

当夕阳为科尔沁草原镶上金边,孩子们胸前的五星红旗贴纸与画作上的迷彩绿交相辉映。九年春风化雨,“法润北疆”以青春之犁深耕牧区,在法治启蒙中播撒规则之种,于国防教育里浇筑忠诚之魂,借红色文化熔铸民族之魂——这些深埋心田的种子,终将在北疆沃野长成守护家国的栋梁之林。(通讯员:王凌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手机云川网 » 山东理工大学:九年步履深耕牧区,多维课堂法润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