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经济信息社数字经济研究中心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在北京组织召开“‘三医’协同中的关键小事”新华数字经济沙龙主题研讨活动。医渡科技政医事业部高级副总裁、科研业务线总经理黄楠,医渡科技政医事业部高级副总裁李继刚作为AI医疗企业代表应邀出席,与行业专家共同聚焦“三医”协同发展痛点与突破路径,围绕数据价值释放、标准体系建设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讨论,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实践参考。
“三医”协同,数据先行
在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三医协同”(即医保、医疗、医药的协同发展与治理)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数据是推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的关键要素,以数据驱动“三医”协同已成为趋势。
医疗、医药、医保数据的有效互通与利用,是打破部门壁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李继刚在发言中强调:“制定跨‘三医’的数据标准十分重要,但并不能代替‘三医’各自的数据标准,而是重在支撑数据的转换。”
他认为,“三医”数据并不是完全独立的数据,而是医疗健康行为在不同维度的反映,其采集、治理、应用首先要符合部门法定职能,在此基础上开展协同应用。同时他指出从长远来看,医改需要综合考虑疗效、成本、产业、技术进步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基于跨部门的决策制定和数据支撑非常重要。
针对未来发展方向,与会专家共同表示,下一步需进一步强化“三医”数据质量、完善“三医”数据标准,加快推动“三医”数据资源高效流通利用。
YiduCore赋能,三大业务板块打通“医、药、险”全链路
作为中国AI医疗产业的变革驱动者,医渡科技自主研发了“AI医疗大脑”YiduCore,通过构建“数据-算法- 场景”的技术飞轮,已形成覆盖数据治理、模型开发、场景落地的全栈式能力,标准化数据治理能力为“三医”数据协同奠定了技术基石。
截至2025年3月31日,医渡科技已累计处理和分析了超过60亿份经授权的医疗记录,覆盖超4000家医院,沉淀对上万种疾病的理解洞察,疾病知识图谱基本覆盖所有已知疾病,专病库覆盖超过90个病种。通过与行业内的知名专家和研究者紧密合作,产出20个专病领域数据集,为疾病预测、临床研究、智能诊疗等关键场景提供了标准化、高质量的数据支撑。
依托YiduCore的核心技术能力,医渡科技聚焦“AI for Medical”(医疗科技)、“AI for Life Science”(医药科技)、“AI for Care”(医保科技)三大领域,构建起“三医”联动的技术与服务闭环:
(1)在医疗科技领域,医渡科技双中台、智慧医学研究以及精细化运营管理解决方案全面覆盖医院诊疗、科研、管理等场景,帮助医院打破数据孤岛,助力研究诊疗协同创新,提升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医渡科技智能化解决方案已落地超过110家知名医院。
(2)在医药科技领域,医渡科技打造全生命周期一站式临床研究服务体系,致力于加速新药研发进程,公司已累计助力完成400余项临床研究,包括药企发起的临床试验和研究者发起的试验,助力临床研究提速约30%。
(3)在医保科技领域,医渡科技以全链条保险科技能力深耕“惠民保”业务,以AI技术助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已经深度参与了5省12市“惠民保”项目的开发和运营,累计服务参保用户超4000万人次,为万千家庭带去了保障。
未来,随着“三医”协同改革的不断深化,医渡科技将持续以YiduCore为核心,深化三大业务板块的协同联动,在数据标准建设、跨场景应用创新等领域持续探索,为“三医”协同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具操作性的解决方案,推动医疗健康领域数字化变革迈向新阶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手机云川网 » 数据驱动“三医”协同,医渡科技以YiduCore串联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