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浪潮中,挚达科技凭借卓越的制造实力和创新的机器人技术,已然成为行业中的关键力量。其全球布局的三大工厂,不仅彰显了制造规模的宏大,更以车规级产线的高标准和高效率,为产品的卓越品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大工厂:全球布局的战略支点
挚达科技的制造版图横跨中国与东南亚,宣城、安庆和泰国工厂共同构筑起其强大的生产体系。
宣城工厂,作为挚达科技最早的生产基地,总建筑面积约 38,000 平方米,主要生产智慧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及配件。这里不仅是挚达科技制造能力的起点,更是其技术迭代和产能提升的见证者。从第一代车规级充电桩生产线起步,如今的宣城工厂已实现了产线效率比第三代提升 30%、自动化水平提升 26% 的跨越。

安庆工厂的加入进一步强化了挚达科技的国内制造能力。两大工厂携手,使得挚达科技在中国市场的产能得到了质的飞跃,彰显了挚达科技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市场的决心和实力。
泰国工厂的运营标志着挚达科技正式进军东南亚市场。自 2024 年 4 月投产以来,这座总建筑面积约 12,400 平方米的工厂,以每年 10.8 万台电动汽车充电桩的设计产能,为挚达科技的全球化战略 注入了新的活力。泰国工厂的建立,不仅提升了挚达科技在东南亚的供应能力,也为其积累了宝贵的海外运营经验,为未来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扩张奠定了基础。

如果说安庆是挚达攀登全球高峰的“氧气瓶”,宣城就是精准制导的“登山镐”,而泰国则是在南坡开辟的“第二营地”。三者共同把“中国故事”翻译成世界听得懂、用得起、愿意参与的“绿色能源公共品”,这正是挚达科技从“销量冠军”走向“规则制定者”的真正内涵。
车规级产线:质量与效率的双重保障
挚达科技的车规级产线是其制造实力的核心体现。在宣城和安庆工厂,生产线全线采用数字化 MES 系统,生产管理流程经汽车行业标准 IATF16949 认证。这种高标准的生产模式,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在设备方面,宣城工厂引入了松下贴片机和打印机等先进技术设备,建立了表面贴装技术和双列直插式封装生产线。这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保证了产品的高质量输出。而安庆工厂的投产,进一步扩大了这种高效生产模式的规模效应,使得挚达科技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在质量控制环节,挚达科技同样不遗余力。例如,其对注塑模具精度的把控精确到微米级别,从源头上保障了零部件的高质量。产品整机质量更是通过了 CQC 全套 5 项认证,无论是电子元件的耐用性测试,还是外壳材料的强度检测,都经过了严格的检验流程,确保每一件产品都能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稳定可靠地工作。
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的未来蓝图
挚达科技在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探索和应用,为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生动范例。其机器人产品线丰富多样,涵盖了柔性臂、关节臂、交流、直流、固定、移动等八大类,能够满足家庭日常、公共出行至无人值守等多种场景的充电需求。

以挚达科技的蛇形自动充电机器人为例,这款产品具备成本低、插拔精度高、环境适应性强等诸多优势,已实现量产并成功投入商业应用。其±0.03mm 的重复定位精度和超过 99.9% 的插接成功率,展现了挚达科技在机器人技术方面的高超造诣。同时,机器人配备的全天候环境视觉定位系统,利用高阶 AI 算法支持单目视觉完成空间三维精准定位,无需改装车辆或增加特征标识,能够适应强光直射、弱光、斑驳光、雨雾天气等复杂光场环境,实现了真正的全自动化操作。
在应用场景上,挚达科技的机器人产品同样表现出色。在公共停车场,可配合 AVP 自主代客泊车系统,为车辆提供高效充电服务;在出租车、网约车等规模车队运营中,能够助力车队实现高效运营;在充电场站、立体停车库等场所,一台商用移动 - 抓枪式自动充电机器人可以负责 20 - 30 台车辆的充电服务,有效提升了充电设施的利用效率。

结语:制造实力塑造全球竞争力
挚达科技通过三大工厂的布局和车规级产线的建设,不仅在制造规模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更在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上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其在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创新应用,进一步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性。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挚达科技凭借其强大的制造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正稳步朝着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家庭充电解决方案领导者的愿景迈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手机云川网 » 从制造力到竞争力:挚达科技如何用三大工厂驱动全球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