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云川网

冲击中国稀土地位?美澳签85亿协议,却露软肋:12种矿产依赖进口

10月20日那天,美澳签了份85亿美元的稀土协议,现场那叫一个戏剧化,特朗普举着协议特骄傲,对着媒体拍胸脯说一年后美国的稀土能多到不知道怎么处理,那口气跟中了头奖似的。

说真的,特朗普这话要是搁普通人听了,可能还真觉得美国要逆袭了,但懂点行的都得憋笑,稀土这东西名字带“稀”,其实一点不金贵,全球储量足足有1.2亿吨,比铜和锡都多。

美国自己加州就有芒廷帕斯稀土矿,储量1300万吨,澳大利亚更是排全球第四,加拿大、越南这些国家手里也都有矿。说白了,西方根本不缺“土”,缺的是把土变成能用的东西的本事。

这就得说中国的厉害了,全球90%以上的稀土提炼和精炼都攥在咱们手里,光专利数量就超过其他国家加起来的总和,从挖矿到造磁铁的全流程都打通了。

2024年有媒体报道,美国12种关键矿产完全依赖进口,稀土更是100%对外依存,守着矿山也只能干瞪眼。要不说特朗普这牛吹得没谱呢,他要是真想要“多到用不完”的稀土,根本不用找澳洲签协议。

现在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正愁稀土原料没地方处理呢,这可不是瞎编,行业里都知道这事儿。其实美澳早就勾搭着搞稀土了,这戏码演了快六年,2019年澳洲最大的莱纳斯公司就跟美国签了协议,说要建重稀土分离厂,结果雷声大雨点小。

到2022年美国国防部急了,砸了1.2亿美元给莱纳斯,让他们在德州建分离设施,2023年又追加2.58亿,目标挺宏伟,要搞“从矿到磁铁”的完整链条。按计划2025年就能投产,年产1500吨重稀土氧化物,能满足美国国防部35%的需求。

但咱们都懂,美国的计划跟许愿差不多,这项目光环保审核就耗了两三年,2025年还冒出新一轮诉讼,投产日期从2025推到2026财年,也就是2025年10月1号。结果现在都10月21号了,项目影都没见着,美国政府还在欢度国庆假期,这操作真是太“美国”了。

更讽刺的是,这项目不仅延期,还得继续追加投资,典型的填不完的窟窿,所以这次特朗普又签新协议,明摆着是想让大家忘了上回的烂摊子。而这份新协议看着唬人,其实是美澳约定6个月内各投10亿,主要用来撬动民间资本,扶持莱纳斯德州厂和Alcoa镓精炼厂。

澳洲总理阿尔巴尼斯心里门儿清,这协议就是个门面,他借着这事儿搞了个12亿澳元的储备池,还向日韩开放,莱纳斯股价当天就涨了,但他半句不提“啥时候能替代中国”。毕竟澳洲人见过太多次“画饼”了,知道这事儿根本急不来。

要论“摆脱中国依赖”的血泪史,日本得算头号教材,2010年,日本扣了中国渔民,咱们暂停稀土出口,当时日本90%的稀土都从中国来,媒体直接叫这“石油冲击2.0”。

丰田、日立这些大企业差点断供,日本政府立马慌了,又是给澳洲莱纳斯注资,又是去加拿大、巴西找矿,发誓要摆脱依赖,这一晃15年过去了,到2024年日本说自己对中国的依赖度降到58%,看着挺厉害吧?

其实全是账面功夫。日本把10%到15%的需求转给了越南,20%给了澳大利亚,但这俩地方的稀土都得靠中国技术,越南的矿挖出来,得运到中国精炼,澳洲莱纳斯也一样,就算他们马来西亚工厂成了中国之外首个能分离重稀土的地方,大部分矿产还是得送中国加工,下游造磁铁更离不开中国工厂。

相当于日本只是换了个“供应商”的名字,东西照样得经中国的手。日本这15年砸了上百亿美金,结果还是没跳出中国供应链,这难度可想而知。

再说说产能差距,这才是最要命的,莱纳斯在澳洲的加工厂,一年能产5000吨稀土氧化物,听着不少吧?但中国随便一家大型稀土企业,产能都得在后面加个零。

就说中国北方稀土,2023年一年就产5万到6万吨,这还只是一家企业,咱们全国的稀土氧化物加工能力随便就能甩出24万吨,莱纳斯那点产能真就是个浪花,掀不起什么波澜。

美国自己也不是没试过建产业链,但全是坑,加州那个芒廷帕斯矿,以前就是因为污染太严重关了,现在要建新厂,光环评就得两三年,而且每吨稀土要产生2000吨废水,这“脏活”没人愿意接。

更要命的是产业空心化,通用、杜邦这些老牌企业早退出稀土领域了,全球92%的永磁体份额都被亚洲垄断,美国F35战机里有9种材料都得靠中国供应。

今年4月有媒体报道,特朗普之前还签了行政令允许海底采矿,想从深海挖稀土,结果至今没下文,美军工的稀土储备只够撑几个月。而成本更是压垮美国的最后一根稻草,美国的电力成本比中国高40%,想重建从挖矿到造磁铁的全链条,得花2500亿美元以上,还得等十年,这周期早就赶不上技术迭代了。

这么一对比,美澳这85亿协议更像个笑话。他们想靠这点钱撬动产业链,简直是杯水车薪。更别说中国还有专利垄断,真要是动了稀土管制措施,澳洲企业第一个受影响。

阿尔巴尼斯肯定心里门儿清,所以他就安安静静看着特朗普吹牛,只要能拿到投资、稳住澳洲稀土的出口,自己的目的就达到了。这俩人配合得那叫一个默契,一个敢吹一个敢捧。

其实这些政客心里都有数,建工厂难,但签协议、吹牛皮容易,从2019年到现在,美澳签了多少协议,投了多少冤枉钱,项目还是没落地。照这节奏,说不定过俩月又要签新协议,到时候再换个说法吹一轮。

说到底,摆脱中国稀土依赖这事儿,不是靠签几份协议、喊几句口号就能成的。日本15年都没成,美国和澳洲凭啥觉得一年就能搞定?这根本不是技术问题,是整个产业链生态的差距,短期内根本追不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手机云川网 » 冲击中国稀土地位?美澳签85亿协议,却露软肋:12种矿产依赖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