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云川网

74岁老人刷视频签约直播带货,收取培训费2690元,家属维权遇困

近日,四川成都发生一起引人关注消费纠纷事件:74岁老人通过短视频平台签约直播带货,被收取2690元培训费后,家属申请退款遭拒,涉事公司更被曝出经营异常、法人失联等问题。这起事件暴露出中老年群体在数字化浪潮中面临的消费陷阱,引发社会对直播带货培训乱象的广泛讨论。

短视频诱导签约,培训内容遭质疑

据老人家属李女士回忆,今年暑假回家时,她发现爷爷有一笔2690元的支出记录,收款方为四川某商务信息咨询公司。经追问得知,老人此前在刷短视频时,被弹出的“直播带货”广告吸引,点击链接后添加了所谓“工作人员”的微信。对方以“零基础入门”“入过万”等话术诱导老人签署协议,并发送了数段“教学视频”。

然而,李女士查看合同和视频后发现端倪:合同条款模糊,未明确培训效果;视频内容粗糙,多为网上搬运的公开资料,且操作步骤复杂,老年人难以理解。更令家属愤怒的是,当他们提出退款申请时,公司以“已提供教学视频”为由拒绝,并强调“协议中未承诺带货收益”。

环环相扣的消费陷阱

随着调查深入,李女士发现该公司存在更严重的套路。多名网友在社交平台投诉称,该公司以“分阶段收费”模式诱导学员持续投入:第一阶段需支付1000余元完成基础培训,第二阶段升级为“专业带货”需再交6000元,第三阶段“明星授权带货”费用更高达9000元。更关键的是,第五阶段宣称的“利润翻倍”需学员注册个体户或企业,否则无法实现,而升级资质还需额外支付5880元至19880元。

“这根本就是个无底洞!”李女士表示,爷爷生活节俭,每月生活费仅几百元,却因轻信宣传被骗走2690元。她多次拨打12345热线投诉,并在当地派出所报警,但涉事公司早已人去楼空。

公司失联,监管部门介入调查

记者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发现,涉事公司于2025年6月18日被内江市东兴区市场监管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理由是“通过登记住所无法联系”。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透露,该公司注册地址为虚拟地址,执法人员多次上门核查均未找到实际经营场所,目前已将线索移送公安机关。

更令人震惊的是,记者尝试联系该公司时,发现其登记的多个电话均已停机,法定代表人也处于失联状态。而据不完全统计,仅黑猫投诉平台就有数百条类似投诉,受害者多为50岁以上中老年人,涉案金额从数千元至数万元不等。

专家警示:警惕“银发经济”变味

针对此类乱象,法律专家指出,部分机构利用中老年人信息不对称、渴望增加收入的心理,通过虚假宣传、合同陷阱等手段实施欺诈,已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广告法》。重庆志和智律师事务所律师杜培建议,中老年群体在参与直播带货培训时,应要求机构提供详细课程大纲、师资证明及退费条款,避免轻信“高回报”承诺。

目前,李女士已联合其他受害者准备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这起事件也为社会敲响警钟:在直播带货风口下,如何保护中老年群体免受“数字鸿沟”侵害,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手机云川网 » 74岁老人刷视频签约直播带货,收取培训费2690元,家属维权遇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