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云川网

湖南火车站站台15元盒饭又火了:平价餐饮为何屡成“流量密码”?

近日,一段“湖南某火车站站台15元盒饭”视频在网络引发热议。视频中,一位乘客在站台购买了一份热气腾腾的盒饭,荤素搭配、分量充足,售价仅15元。对比高铁动车上“60元起”的套餐和车站内“30元起步”的简餐,这份平价盒饭迅速引发网友共鸣,“火车站良心餐饮”“拒绝价格刺客”等话题阅读量突破2亿次。这并非站台盒饭首次成为焦点——早在2015年,铁路部门就曾因“15元盒饭不断供”政策引发讨论,如今湖南站台的“平价坚守”为何再次点燃公众情绪?

现象追踪:15元盒饭的“逆袭”之路

据拍摄者李先生介绍,视频拍摄于湖南某地级市火车站。当天他因赶车错过用餐时间,在站台看到流动餐车售卖盒饭,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购买了一份。“打开一看愣住了——红烧肉、炒时蔬、卤蛋配米饭,居然只要15元!”李先生将视频上传至社交平台后,评论区迅速被“求地址”“全国推广”的留言刷屏。

记者走访发现,该火车站的平价盒饭已供应多年。餐车负责人王师傅透露:“我们每天准备200份左右,荤菜是当天现炒,素菜保证两样以上,15元的价格已经维持了五年。”他坦言,利润微薄但“图个口碑”,尤其受到务工人员和学生群体的欢迎。

价格对比:高铁餐饮为何“贵得离谱”?

湖南站台盒饭的走红,反衬出高铁餐饮的“高价争议”。根据《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规范》,高铁动车组应提供“高、中、低不同价位的预包装饮用水、盒饭”,但现实中,低价盒饭常“一盒难求”。记者查询某订餐小程序发现,某趟长沙至广州的高铁上,最便宜的“红烧牛肉套餐”售价45元,而“虾仁炒饭”等套餐价格超过60元。

“高铁餐饮成本包括冷链运输、保温存储和人工服务,定价需覆盖综合成本。”某铁路餐饮公司负责人解释。但消费者并不买账:“同样的盒饭,普通火车站能卖15元,高铁凭什么贵几倍?”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指出:“高铁餐饮具有垄断性,若缺乏价格监管,容易形成‘价格联盟’,损害消费者选择权。”

破局之道:平价餐饮能否从“特例”变“常态”?

湖南站台盒饭的“出圈”,本质是公众对“合理定价”的期待。事实上,部分铁路部门已开始探索平价餐饮模式:2023年起,广铁集团在部分普速列车试点“10元管饱”盒饭;上海虹桥站引入社会餐饮品牌,推出20元至30元的平价套餐;郑州东站甚至开设“自助平价餐厅”,人均消费仅18元。

专家建议,铁路餐饮改革需“双管齐下”:一方面,通过招标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单一供应商垄断;另一方面,加强价格监管,明确“低价盒饭”供应比例,并利用数字化手段公示菜单价格。正如网友评论:“我们不需要‘慈善盒饭’,只需要‘良心定价’。”

结语:从“15元不断供”到“站台平价盒饭”,公众对铁路餐饮的诉求从未改变——用合理的价格,吃上一口热乎饭。当市场逻辑与民生需求碰撞时,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公共服务,或许才是这场讨论的终极命题。而湖南站台的这份盒饭,无疑为行业提供了一个温暖的注脚:平价餐饮,从来都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想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手机云川网 » 湖南火车站站台15元盒饭又火了:平价餐饮为何屡成“流量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