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5年9月4日,法国数据保护机构国家信息与自由委员会(CNIL)以“不当使用Cookies文件”为由,对中国跨境电商巨头希音(Shein)处以1.5亿欧元(约合12.5亿元人民币)的巨额罚款。这一决定引发了行业震动,希音随即发表声明称“坚决反对”处罚结果,并宣布将向法国行政法院提起上诉。这场争议不仅暴露了跨国企业在数据合规领域的挑战,更折射出欧盟对快时尚行业的监管收紧趋势。
处罚核心:Cookies合规漏洞触碰GDPR红线
CNIL的处罚依据源于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对用户隐私权的严格保护。根据调查,希音法国网站在2023年8月的测试中被发现存在两项违规行为:
- 用户拒绝机制失效:当用户选择关闭广告追踪类Cookies后,部分Cookies仍被强制安装并读取用户数据;
- 同意收集流程模糊:网站未以清晰、无歧义的方式告知用户数据用途,导致用户无法做出真正知情的选择。
CNIL报告员指出,希音作为年营收超400亿美元的跨国企业,具备技术能力与资源完全遵守GDPR,但其“系统性疏忽”构成对用户隐私权的严重侵犯。尽管希音声称已采取整改措施,但监管机构认为其合规性改进“滞后且不彻底”,最终决定按GDPR最高罚款标准(全球年营收4%)的3.75%执行处罚。
希音回应:处罚“不成比例”,质疑监管动机
面对天价罚单,希音在声明中强调三点抗辩理由:
- 合规努力被忽视:自2023年8月以来,公司已投入大量资源升级数据保护系统,包括重构用户同意管理平台、增设隐私合规专员岗位,并主动向CNIL提交整改报告;
- 处罚金额失当:对比同期欧盟对TikTok(5.3亿欧元)、Meta(3.4亿欧元)的处罚,希音认为其违规情节较轻,1.5亿欧元罚款“远超实际损害”;
- 潜在政治动机:希音律师索尼娅·西塞公开质疑CNIL越权执法,暗示处罚与法国近期通过的《反快时尚法案》存在关联,该法案明确将希音列为重点监管对象。
监管升级:从数据隐私到全链条围剿
此次处罚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欧盟对快时尚行业系统性整治的一环。2025年6月,法国率先实施《反快时尚法案》,推出三项核心措施:
- 生态税:对得分最低的品牌按件征收最高5欧元税款,2030年增至10欧元;
- 广告禁令:禁止超快时尚品牌在社交媒体、线下场所投放广告,违者处以年营收1%的罚款;
- 网红连带责任:推广快时尚产品的网红需披露品牌环境评分,否则面临个人罚款。
在此背景下,希音2025年已接连遭遇多起处罚:
- 7月:因“虚假折扣”(57%产品未实际降价)和“环保声明误导”被法国竞争总局罚款4000万欧元;
- 8月:因未标注产品环境风险被罚109.8万欧元;
- 9月:意大利监管机构以“订单履约延迟”为由启动反不正当竞争调查。
行业影响:合规成本激增,快时尚模式受挑战
希音的困境折射出全球快时尚行业的转型阵痛。根据欧盟委员会数据,2024年欧盟成员国共开出GDPR罚单16.3亿欧元,其中科技与零售行业占比超70%。分析人士指出,希音的“小单快反”模式依赖海量用户数据优化供应链,但欧盟数据主权政策正迫使企业重构业务逻辑:
- 技术层面:需投入资金升级隐私计算技术,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
- 商业层面:或被迫放弃“超低价+高频上新”策略,转向高端化、可持续化定位;
- 法律层面:需在欧盟27国建立本地化合规团队,应对碎片化的监管要求。
未来走向:上诉战与战略调整并行
希音已启动法律与业务双重应对:
- 法律抗辩:上诉将聚焦于CNIL对“实际损害”的认定标准,以及处罚金额与违规情节的匹配性;
- 合规加固:计划在2026年前完成全欧洲网站的数据保护认证,并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定期披露合规报告;
- 供应链转型:加速推动供应商采用可再生能源,承诺2030年实现范围1、2碳排放减少42%,以应对生态税压力。
这场风波再次证明,在数据主权与环保议题日益重要的今天,跨国企业必须将合规视为核心竞争力。希音的上诉结果或将重塑欧盟数字监管的边界,而其转型成效则将决定能否在“后快时尚时代”守住市场地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手机云川网 » 跨境电商希音被法国罚款1.5亿欧元 回应:坚决反对、将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