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变化,小米汽车的这项技术让车辆在雨雪雾霾中自动调整状态,提升行车安全与舒适度。
2025年9月9日,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一项名为“车辆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的专利正式公布。
这项专利主要聚焦于提升车辆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适应能力,通过使车辆能够主动识别并适应外部天气变化,从而实现对自身工作模式的智能调节。
01 智能感知与自适应
根据专利摘要,该方法涉及三个核心步骤:首先,获取车辆对环境的感知数据;其次,系统会响应这些感知数据,当它们与预设的目标天气类型(如大雨、雾霾、冰雪等)相匹配时,自动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最后,根据生成的控制指令调整车辆的工作状态。
这意味着未来小米汽车或许可以在检测到雨雪天时,自动切换驾驶模式、调整灯光、稳定车身,甚至可能执行如提前预湿刹车片或启动除雾系统等操作。
02 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感知
传统车辆大多依赖驾驶员手动应对天气变化,而小米这一技术架构试图把决策权交给AI,让系统在极端天气下依然能维持车辆的安全、舒适与稳定。
这不仅是一次功能上的升级,更标志着智能汽车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感知”的关键转变。该技术使车辆具备了主动感知和适应环境的调节能力,大大提高了车辆对天气的自适应性,进而能提供更加智能、安全、舒适的行驶体验。
03 构建技术护城河
在辅助驾驶领域,小米汽车此前已积累了多项专利,正逐步构建起自己的技术护城河。
就在今年7月,小米汽车“驾驶意图预测模型的训练方法、车辆行驶方法和装置”专利获授权。该技术在复杂交通环境中,可及时准确识别驾驶员意图,帮助车辆提前采取安全措施,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
此外,小米汽车也在车辆通信技术方面有所布局,其申请的“车辆通信方法装置车辆通信系统及车辆”专利,能够增强车辆间通信的抗干扰性。
04 推动行业智能化演进
从行业视角看,随着传感器精度提升和AI模型不断演进,车辆与环境间的交互正变得更加细腻和实时。
特斯拉、蔚来、小鹏等品牌也都在推进类似的环境感知与自适应技术布局。小米此次公布的专利,进一步印证了 “感知-决策-控制”闭环已成为智能汽车竞争的核心技术路径。
分析指出,该类技术若能量产落地,将极大提升车辆在恶劣天气下的安全冗余度,尤其适用于中国多变的气候环境。它不仅可能减少因天气导致的交通事故,长远来看,也在为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铺路。
随着更多车企加码环境智能感知技术的研发,未来的车辆将不再只是“读懂路”,更会“感知天”。
小米汽车的这项专利,标志着智能出行体验正迎来新一轮变革——车辆不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能洞察风雨、主动呵护的出行伙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手机云川网 » 小米汽车新专利曝光:车辆可主动感知并适应复杂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