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云川网

睡觉时,身体突然“抖”一下,是在暗示什么?

夜深人静,正要进入梦乡,身体却突然抖了一下,仿佛踩空台阶。这种体验,原来大多数人都有过。

大约60%-70%的人都有过这样的亲身体验:在即将入睡或睡眠中,身体突然不由自主地抖动一下,有时甚至把自己惊醒了。这种现象如此普遍,却又常常让人疑惑不已。

这种抖动被称为“睡眠惊跳”(sleep start)或“入睡抽动”,也被叫作“临睡肌抽跃症”。它通常发生在从清醒状态向睡眠状态过渡的过程中。


01 生理现象:大脑的“开关”转换

当人们进入睡眠状态时,大脑的神经元并不是完全静止的,有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的神经放电活动。这种肌抽跃现象可能就是由于大脑中控制肌肉运动的区域偶尔出现的短暂异常信号所导致。

从生理角度来看,这可能是身体在从清醒状态向睡眠状态过渡时的一种​​自我调整反应​​。就好像是身体在确认自己是否准备好进入休息状态。

还有一种理论认为,这是大脑在入睡过程中对肌肉放松的一种反应,以防止我们在梦中的动作影响到现实生活。又或者可能是大脑在检查我们的肌肉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02 常见诱因:生活因素的影响

睡眠惊跳大多数是一种生理性表现,常为偶发性质。但如果近期存在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情况,可能会增加这种现象发生的频率。

精神压力比较大导致睡眠质量较差时,可能会引发噩梦,从而出现不自然抖动。若是白天做了比较多的运动或重体力劳动,会因为过度疲劳,而在睡觉时突然抖一下。

睡眠环境的温度对睡眠质量有很大影响。如果夜间温度突然下降,身体受到寒冷刺激,就可能通过神经调节让肌肉产生收缩反应,表现为身体突然抖动。

睡眠环境中的噪音也可能引发身体抖动。当突然出现较大的噪音,大脑会受到惊吓,产生应激反应,导致神经系统向肌肉发送信号,使肌肉迅速收缩。

03 病理性原因:需要警惕的信号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睡觉时身体突然抖一下是正常现象,但有时也可能是一些健康问题的信号。

老年人、儿童、孕妇特别容易出现缺钙的情况。钙离子主要可以维持肌肉的兴奋性,缺钙就容易引起肌肉的痉挛,导致肢体的抖动。

如果出现了低血糖的情况,在睡眠过程中大脑的抑制作用会下降,所以会有不自主的抖动。

不宁腿综合征经常会发生在夜间睡眠时,腿部会出现明显的不适感,患者会为了缓解不适症状而出现抖动。

癫痫是由于大脑的异常放电所引起,使肢体或者躯体不自主抽动。部分癫痫患者可能会在夜间睡觉时出现癫痫的局灶性发作,导致身体颤抖。

04 鉴别要点:何时需要就医

睡眠惊跳大多数是一种生理性表现,常为偶发性质,一晚上不会超过三次,动作幅度也不会太大。

如果频繁出现肢体抽动(​​一晚上超过五次​​)或因惊跳频繁发作、反复觉醒而干扰睡眠,就需要警惕了。

如果抖动现象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疼痛、麻木、头晕、头痛、意识丧失等,就需要引起重视。

对于可能是病理性原因引起的抖动,医生可能会建议做脑电图检查(特别是24小时睡眠脑电图),明确是否有癫痫。也可能需要多导睡眠监测检查来鉴别睡眠惊跳与睡眠期间出现的其他原因引起的肢体运动。

05 改善方法:如何减少睡眠抖动

保持卧室温度适宜且稳定,可使用空调或暖气调节,避免温度骤变。建议将室温控制在20-25摄氏度。

减少噪音干扰,可安装隔音窗帘或使用耳塞,为睡眠创造安静的氛围。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保证良好的睡眠姿势,避免因姿势不良导致肌肉紧张或血液循环不畅。

睡前应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临近睡眠时间。运动时间最好安排在睡前3-4小时之前,以免肌肉过度兴奋或疲劳。可以进行一些轻柔的放松活动,如深呼吸、冥想或简单的伸展操,帮助身心舒缓下来。

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钙、镁等矿物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坚果等,有助于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减少摄入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物质,尤其是在晚上,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并加重身体抖动的情况。


如果抖动频繁到​​一晚上超过五次​​,或者伴有头痛、头晕、意识丧失等其他不适症状,就别犹豫了——及时就医才是明智之举。

医生可能会建议做24小时睡眠脑电图或多导睡眠监测检查。这些检查能够分辨你是正常的睡眠惊跳,还是需要警惕的癫痫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手机云川网 » 睡觉时,身体突然“抖”一下,是在暗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