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老李又一次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左脸湿漉漉的——又是单侧流口水。他擦了擦嘴,不以为然地继续睡去,却没意识到这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脑梗,医学上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因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疾病。它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相当多的脑梗发作发生在后半夜。
这是因为夜间人体血液黏稠度最高,血流速度较慢,如果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或血管狭窄,就容易导致脑血管堵塞。及时发现脑梗的前兆信号,能为抢救争取宝贵时间,显著降低致残和死亡风险。
01 夜间四大症状,警惕脑梗前兆
单侧流口水是脑梗的常见夜间症状。如果你在睡觉时总是向一侧流口水,特别是伴有嘴眼歪斜或嗜睡的情况,这可能是局部脑组织缺血导致的面部肌肉神经不协调。
这种流口水与正常睡姿导致的流口水不同,它通常是单侧发生且可能伴有吞咽困难。
肢体麻木或僵硬也是夜间需要警惕的信号。当睡觉时经常感到单侧肢体麻木、无力、沉重,或有针刺感、蚁行感等异常感觉,这可能是脑梗的表现。
这种麻木通常从局部开始(如脸麻、手麻、脚麻),随后可能发展到一侧整个肢体。
剧烈头痛或头晕同样值得关注。睡前或睡眠中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头晕头痛,看东西天旋地转,比平时更剧烈,可能是脑组织缺血引发血管痉挛所致。
这种头痛可能在几分钟内自行缓解,但也可能剧烈到将患者痛醒。
视物模糊或突然看不清也是危险信号。睡前突然两眼发黑、视物不清,休息后仍无法缓解,这可能是颈内动脉眼动脉段供血不足引发的视网膜缺血。
这种视力问题通常是暂时性的,发作几秒钟后可以恢复如初,但却是脑梗的重要前兆。
02 快速识别脑梗,牢记“120”口诀
对于脑梗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快速识别症状至关重要,大家可通过“120”口诀判断:
“1”看1张脸:检查面部是否不对称,口角是否歪斜。
“2”查2只胳膊:让患者双手平举,观察是否有一侧手臂无力或无法抬起。
“0”(聆)听语言:聆听患者讲话是否清晰,是否突然失语或言语表达含糊不清。
只要发现其中任何一项异常,就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救治。
03 脑梗高危人群,需格外警惕
脑梗的主要高发人群是中老年人,年龄集中在45~70岁之间。随着年龄增长,体内的新陈代谢速度变慢,血管功能也逐渐退化。
存在以下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的人更需要提高警惕:
有高血压问题的人(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吸烟、酗酒者;超重或肥胖者,尤其是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饮食偏好高盐、高脂、高糖食物的人群;缺乏体力活动的人;以及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
04 预防脑梗,从生活细节做起
预防脑梗需要综合措施,首先要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睡眠不足会使动脉斑块逐渐变大,血管中某些炎症细胞的水平是正常的两倍,这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
健康饮食也至关重要。晚上减少暴饮暴食,特别是高糖、高盐、高脂食物;多摄入蔬果、谷物杂粮、鱼虾类食物。
尤其要少吃四种食物:高糖饮料(如可乐、雪碧)、反式脂肪酸食物(如汉堡、奶油蛋糕)、高盐加工食品(如火腿、香肠)和酒精。
适当运动同样重要。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以增强身体素质。
平时要喝好“三杯水”:晨起空腹、三餐前一个小时、睡前一小时各喝一杯水,避免血液黏稠度增高。
对于有脑卒中家族史的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尤其是脑卒中相关筛查,如颈动脉超声、脑血流动力学检查等,及早发现异常指标和潜在问题。
05 突发脑梗,急救措施需掌握
如果发现身边有人突发脑梗,保持镇定是第一位的。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请求专业医疗救援。
在等待急救人员时,让患者平躺,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气道导致窒息。解开患者的衣领和腰带,以利于呼吸。
不要随意喂食喂水或给予药物,以免影响后续治疗或造成二次伤害。除非受到危险或急救人员的指示,否则尽量不要移动患者。错误的移动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损伤。
今天夜晚,当58岁的张先生再次感到右手麻木和轻微头晕时,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忽略它。他想起做医生的儿子提到的脑梗前兆,立刻测量了血压,并拨打了120。
急救车到达医院后,CT检查证实了早期脑梗。因为就医及时,张先生接受了溶栓治疗,血管成功再通,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一周后,张先生带着健康饮食计划和戒烟承诺出院回家。他的警惕心,挽救了自己的人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手机云川网 » 警惕!夜间经常出现这4症状,可能是“脑梗”前兆,别再不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