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云川网

侦打一体、攻守兼备 看无人作战群如何瞄准未来战场

 

长安街上的铁甲洪流与振翼战鹰,不仅是装备的展示,更是一幅未来智能战争的预演图景。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中,无人作战群以陆上、海上、空中装备的集中亮相,展示了人民军队瞄准未来战场的新型作战力量。

作为新域新质作战力量,这些无人装备体现了侦打一体、攻守兼备的战斗布局,正在重塑现代战争规则。


01 陆上无人作战:人机协同,智慧突击

阅兵式中,陆上无人作战方队以4×4方阵亮相,由16台高机动运输车组成,展示了侦打突击无人车、无人战车、扫雷排爆无人车、班组支援无人车与多旋翼无人机等多型装备。

这些无人装备采用履带式底盘设计,能应对多种战场环境。搭载的反坦克导弹和侦察模块,使它们能够执行无人化抵近侦察和火力打击等多样化军事任务。

陆军某部作为率先探索无人作战领域的部队,近年来大量开展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演练。他们探索“​​平台支援、模块嵌入、人机混合​​”等有人无人力量编组模式,不断提升部队侦察感知、破障扫残、精准打击能力。

“机器狼”作战单元成为陆上无人作战的亮点。这些四足机器人搭载自主可控国产化芯片,配置激光雷达和环视相机,通过多源数据融合实现360°全景感知能力。

02 海上无人装备:攻防一体,侦打兼备

海上无人作战方队展示了无人潜航器、无人艇、无人布雷系统等装备,这些均由我国自主研制。它们能够执行水下侦察与攻击、警戒巡逻与反水雷、布雷封锁等任务,具有无人自主、持久作战、覆盖广域等作战优势。

新型无人艇弥补了反水雷舰艇的短板。它们能够自主对水下可疑目标进行探测识别,精准判断水雷目标,从而高效消灭各种类型的水雷,使反水雷作业变得更加高效和安全。

海军在反水雷新质力量研发上坚持“矛”与“盾”同步发展。无人布雷系统具备自主布雷能力,无人艇则能自主执行反水雷作业扫除水雷威胁,两型装备一攻一防,​​实现攻防能力同步优化​​。

与传统潜艇相比,新型无人潜航器建造和作战成本更低,具有侦察和攻击一体能力,是增强我国海防的重要力量。这些海上无人作战装备为人民海军打赢现代化海战提供有力支撑。

03 空中无人力量:巡天狩海,高飞远航

空中无人作战方队以振翼高飞的姿态、鹰瞰云海的气势接受检阅,展示了我国空中无人作战装备高度完善的作战体系。10架不同型号的无人战鹰通过十里长街,彰显了我国在空中无人作战领域的技术实力。

舰载无人直升机是旋翼家族的后起之秀,它的列装为战舰增添了探天摸海的“眼睛”。这款舰载无人直升机是伴随水面舰艇勇闯远海大洋的空中利器,对提升人民海军远海侦察探测等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海军某部在列装该型无人直升机后,边接装、边训练、边备战,短短几年时间航迹遍布祖国南北,任务地域不断延伸。他们打破思维定式,立足实战化背景不断创新训练方法。

他们先后组织了异地起降、一站控多机、接力长航时等训练课目,挑战了人员和装备极限。结合演训任务,组织深海大航程训练,多次应对不明海空情,开拓了无人机作战运用新领域。

04 无人作战的核心优势:全域、全时、高效

无人化作战系统的优势在于“无人”,不会因为“精力”、“体力”、“情绪”等因素影响作战状态,因而拥有对任何战场环境及作战空间的适应能力。

无论是在极寒、极热、高压、缺氧等极端气候下,还是核辐射、生化袭击等人类难以生存的环境,无人化作战系统仍可执行既定程序任务。这种​​全时空执行任务能力​​,能有效满足未来战争需求。

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无人战车自主路线规划、目标识别等能力突飞猛进,加上其强大的火力,单车作战攻击力甚至可比肩一个班排兵力。

除作战突击外,无人战车还可以在枪林弹雨中救护、抢运伤员,后勤辅助无人战车可以极大提高部队机动性和持续作战能力。

无人机能够长时间滞留在目标空域进行侦察,对预定目标保持长时间跟踪监视,并能够依托高度信息化的作战体系将作战信息回传。

根据相应指令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并进行目标毁伤评估,避免高成本的火力覆盖和有人战机的出动。

05 城市环境:无人作战的新领域

城市作为未来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复杂的社会环境、立体的战场空间、限制性的作战条件等因素,为无人作战力量的大量运用提供了新领域。

无人侦察机、察打一体无人机等先进的无人侦察力量,能够有效克服传统侦察手段的不足。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侦察方法,实施全时立体侦察与监视,准确获取城市战场信息,为作战决策提供可靠情报支撑[citation:2。

在城市巷战中,利用机器狗体型小巧、高度较低的特点,可在建筑物废墟、狭窄街道中穿梭,探索替代或辅助士兵执行房间突入、楼道清剿等高危任务的可行性。

由机器狗组成的“机器狼”作战群,可以进入人类难以进入的狭小区域。这样,它们就能在危险区域执行任务,与人类形成有效的配合,这在未来战场上将非常有用。

一支完整的“机器狼”作战群,就是1辆载车或者控制车,再配上好几只不同类型的四足机器狗,能实现“人—车—狼”互相连通、共享信息,还能动态自主配合。

06 智能协同:从独立运作到体系作战

无人系统从独立运作走向协同作战。它们通过信息共享和任务协同,构建起一个覆盖海、陆、空的智能作战体系。这些曾在科幻片中出现的装备,如今已集结成军,正在重塑未来战场规则。

在城市作战场景下,机器狗可进入狭窄空间进行侦察和打击,而无人机则提供空中情报支持或火力掩护,形成“​​犬机协同​​”的立体作战模式。

小型侦察机器狗能适应多种环境进行情报收集,为后方实时发送高清影像与热成像数据,极大提升了战场透明度和指挥决策的精确性。

战斗机器狗不仅肩负侦察使命,还能携带多样武器直接参战,成为移动的火力点。它们能从隐蔽处发起突袭,减少人员暴露风险。

无人机可以作为空中输送平台,机器狗则可以在地面完成最后的配送任务。这种组合在城市街巷或地形复杂的战区尤为适用。

07 未来展望:无人作战的发展方向

随着无人装备全面融入现代作战体系,部队体系作战能力不断提升,制胜未来战场的底气更加充盈。未来军队将继续深入探索无人化作战典型应用场景,全面融入联合作战体系,最大限度发挥无人装备性能优势,提升整体作战能力。

武器无人化智能化变革的核心,是先进传感器、算力芯片、智能感知等这些技术的突破。这些技术能让不同的无人平台在复杂环境里配合起来,打出“1+1>2”的作战效果。

智能感知技术的作用很直接,就是让无人装备“看得清、认得出”。比如机器狗,装了好几种传感器,能给操控的人提供360度的周围情况,白天晚上都能一直警戒巡查。

无人集群将逐步应用于预警探测、广域监视、抵近侦察、电子对抗、饱和攻击、主动防御、特种作战等复杂战场环境。

一个完整的群化武器作战集群,甚至可“包揽”从排雷排爆、侦察监视、警戒搜索到物资运输、协同攻防、自主作战等多个领域,具有巨大的作战潜能。


无人作战装备正在全面融入现代作战体系。从侦察监视到火力打击,从电子干扰到通信中继,无人系统正在各个作战领域展现出其独特价值。

随着无人装备从独立运作走向协同作战,通过信息共享和任务协同,一个覆盖海、陆、空的智能作战体系正在形成。这个体系正在重塑未来战场规则,为打赢现代化战争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战场上的胜利,将属于那些能够更好整合有人与无人力量,实现侦打一体、攻守兼备的军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手机云川网 » 侦打一体、攻守兼备 看无人作战群如何瞄准未来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