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湖南信息学院循寻觅汨团队的青年们,循着历史的足迹,走进岳阳平江县的彭德怀铜像广场、天岳书院、平江起义纪念馆,以及汨罗市长乐镇的郑家大屋,在这些红色印记中,追溯峥嵘岁月,感悟初心力量,传承革命精神。
铜像广场前的初心叩问
彭德怀铜像广场上,苍松翠柏环绕,高8.1米的彭德怀元帅铜像巍然矗立,元帅身着戎装,目光坚毅望向远方,仿佛仍在凝视着他曾为之奋斗的家国大地。团队成员们向铜像深深三鞠躬,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表达对革命先辈的崇高敬意。“第三次站在这里,才真正读懂‘初心’二字的重量。”一位队员轻声说道。
天岳书院里的信仰回响
穿过古色古香的门楼,团队成员轻抚着斑驳的墙面,聆听天岳书院青砖灰瓦间回荡的80余年前的革命呐喊。这里是平江起义的重要策源地,1928年,彭德怀、滕代远等在此召开紧急会议,部署起义行动,点燃了湘鄂赣边界的革命火种。在书院讲堂内,青年们端坐在一起,分享着心得:“老一辈革命家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仍能开创革命新局面,我们更应珍惜机遇,锤炼自身本领,传承革命精神,让更多人听见这份穿越近百年的信仰回响。”
起义纪念馆中的精神接力
平江起义纪念馆内,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段段珍贵的影像资料,串联起1928年平江起义的完整脉络。从起义的筹备与爆发,到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从“苏区军民的鱼水情深”到“革命精神的代代相传”,展览以翔实的史料展现了平江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在彭德怀元帅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展示区前,团队队长熊鑫林介绍道,正是因为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革命队伍才能在敌人的围剿中不断发展壮大,“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从革命年代就深植于共产党人心中的信念。作为青年学生,我们更要明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
郑家大屋里的古今对话
从平江来到汨罗长乐镇,郑家大屋在树荫下透着岁月的沉静。这座清代古厝曾是中共湘北特委办公地,当年地下党在此传递情报、召开会议的痕迹,仍留在斑驳的墙缝与隐蔽的夹墙中。如今,曾经传递革命火种的院落,成了向外界讲述湘北革命故事的窗口。队员们试着调试镜头角度,让百年老屋的飞檐与新时代的直播屏同框——老墙沉默矗立,光影流转间,仿佛正通过镜头与青年们的新想法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此次红色寻访,湖南信息学院循寻觅汨团队的青年们在四个地标间,与历史对话,与信仰共鸣。他们表示,这些红色记忆不是陈列的标本,而是鲜活的力量,将带着这份感悟,让青春在传承红色基因、 助力乡村振兴的路上绽放光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手机云川网 » 循红色足迹,传初心力量:湖南信息学院学子的平江汨罗红色寻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