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云川网

贾玲暴瘦100斤后“消失”?从春晚常客到导演转型,她的选择藏着成年人的清醒

在娱乐圈的聚光灯下,贾玲的每一次出现都备受瞩目。曾几何时,那个胖乎乎、笑起来极具感染力的贾玲,是春晚舞台上的常客,她用幽默风趣的表演,给全国观众带来了无数欢声笑语。然而,近年来,贾玲却像是从大众视野中 “消失” 了一般,尤其在她暴瘦 100 斤后,更是鲜少在综艺等常见曝光渠道露面。她的这一系列转变,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贾玲最初被大众熟知,是作为喜剧演员活跃在春晚舞台。从 2010 年首次登上央视春晚,到后来多次亮相,她的人气不断攀升,可体重似乎也随着人气一路增长。在观众的印象中,贾玲就是那个有着可爱笑容、身材圆润的开心果,她的形象亲民又接地气,无论是小品中夸张的表演,还是综艺里幽默的接梗,都让人忍俊不禁。她的存在,仿佛是春晚舞台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只要她一出场,便能瞬间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真正让贾玲实现人生重大转折的,是 2021 年上映的电影《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源自贾玲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她将内心深处的情感融入到剧情之中,用喜剧的外壳包裹着深沉的母爱。影片一经上映,便迅速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最终斩获了 54 亿的票房佳绩,贾玲也凭借这部电影成为全球单片票房最高的女导演。这个成绩,震惊了整个电影行业,也让大家看到了贾玲在喜剧表演之外,有着更为深厚的导演潜力。​
紧接着,贾玲投入到第二部电影《热辣滚烫》的创作中。为了更好地诠释角色,她采用了 “先增后减” 的极端方式。先是增重 40 斤,让自己的外形更贴近角色初期的状态,而后又开启了艰苦卓绝的减重计划,在一年的时间里成功减掉 100 斤。这段减重历程,贾玲几乎从公众视野中消失,她推掉了所有综艺邀约,婉拒了春晚邀请,全身心地投入到减肥与电影拍摄中。每天坚持高强度运动,饮食上严格控制,甚至在拍摄间隙,都不放过任何锻炼的机会。然而,电影上映后,外界的焦点似乎更多地集中在了她的体重变化上,而非电影本身所传达的 “自我突破” 主题。有人质疑她减肥是为了营销电影,有人吐槽她瘦了之后不好笑了,还有极端声音认为她失去了原有的喜感,观众缘也随之下降。面对这些争议,贾玲平静回应:“我只是想变成更好的自己,魂又没有换。” 她坦言,减肥是为了角色,也是为了兑现承诺,从未想过靠体重博眼球。​
自电影《热辣滚烫》斩获 34 亿票房后,贾玲再次选择了 “消失”。没有新综艺上线,极少公开露面,微博更新也变得稀少。就在观众纷纷猜测她的动向时,8 20 日,43 岁的贾玲官宣新电影《转念花开》杀青的喜讯,瞬间引爆网络。这部电影延续了贾玲一贯关注现实题材的风格,且改编自真实事件,讲述了一位家庭主妇协助民警破案的故事。从题材的选择上,便能看出贾玲作为导演的 “进阶”,她不再满足于停留在熟悉的 “喜剧 + 温情” 舒适区,而是勇敢地尝试更有深度、更贴近普通人生活的叙事,聚焦 “家庭主妇的成长与价值”,这份敢于突破的创作态度,比票房更值得肯定。​
为了更好地专注于内容创作,贾玲还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将大碗娱乐的持股比例从 65% 提升至 100%,解散艺人经纪业务,不再与张小斐、许君聪等艺人续约。这意味着她放弃了每年好几千万的综艺收入,把所有的精力和资源都集中到内容制作上。贾玲的这一选择,无疑展现了她作为成年人的清醒与果敢。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名利与艺术追求之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她不再满足于仅仅作为一名艺人在娱乐圈活跃,而是渴望成为一名真正有影响力的创作者,用作品去表达自己对生活、对社会的思考。​
贾玲的转型,不仅仅是从春晚常客到电影导演的身份转变,更是她职业生涯和人生定位的全面转型。那个曾经需要通过 “自黑”“扮丑” 来取悦观众的喜剧演员,已经成长为有强烈表达欲望、有卓越创作能力的导演。她的每一次选择,都透露着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坚定信念。​
如今,回首贾玲的演艺之路,从春晚舞台上的搞笑担当,到电影领域的杰出导演,她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与勇气。她的 “消失”,并非是淡出娱乐圈,而是在积蓄力量,为下一次的精彩绽放做准备。贾玲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真正的成功不是让所有人都满意,而是坚守自己的内心,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贾玲会继续在电影领域发光发热,为观众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让我们拭目以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手机云川网 » 贾玲暴瘦100斤后“消失”?从春晚常客到导演转型,她的选择藏着成年人的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