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云川网

花2万以为拍下玛莎拉蒂,竟是一场“老头乐”骗局!

 

一场看似天上掉馅饼的豪车拍卖,让广东冯先生以2万元“捡漏”玛莎拉蒂,最终却陷入了商家精心设计的仿冒陷阱。

2025年96日晚,广东冯先生在某线上拍卖平台浏览时,发现一辆起拍价仅166元的“玛莎拉蒂新能源车”,车标与豪车玛莎拉蒂高度相似。他交纳了3500元保证金后随意出价一次便去睡觉。

第二天醒来,他发现自己竟以19966元竞拍“成功”,加上佣金等费用总计需支付21563元。仔细查看后,才发现这实际上是一辆无法上牌、禁止上路的“老头乐”(老年代步车)。


01 拍卖陷阱,三招误导消费者

冯先生遭遇的并非普通购物纠纷,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误导性拍卖​​。拍卖页面标题醒目地写着“2025新款 玛莎款 新能源电动低速代步汽车”,其中“玛莎款”三字被刻意强调,车标设计与玛莎拉蒂三叉戟Logo相似度极高,普通人极难分辨。

页面信息严重模糊,标的物属性仅标注为“商用车、纯电”,但未明确说明这是​​无法上牌的“老头乐”​​。商品描述部分只有多张车辆外观照片,无生产厂家、安全标准等关键信息,完全隐瞒了产品的真实性质。

拍卖机构还利用低价策略引诱消费者,起拍价设定为166元,远低于市场均价,利用用户“捡漏心态”促使出价。同平台还有其他“宝马款”老头乐以66元起拍,同样采用豪车擦边球策略吸引买家。

02 价比离谱,拍卖价竟高于市场价

冯先生发现自己拍下的“玛莎款”老头乐在电商平台上同款仅售19900元,这意味着他的拍卖价反而比直接购买​​贵了2000多元​​。

这种老头乐不仅存在价格问题,更有严重使用限制。这类车辆未被列入国家机动车目录,​​无法注册登记​​,购买不了交强险和商业险,发生事故后受害人权益无保障。

多地交警明令禁止老年代步车上路行驶。冯先生无奈表示:“我一个年轻小伙,开个‘老头乐’上路多别扭?最关键的是没法上牌、买不了保险,出了事故都没保障。”

03 维权艰难,从扣钱到全额退款

发现真相后,冯先生立即联系拍卖机构“湖北卓法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要求悔拍。工作人员最初表示,悔拍可以,但需扣除900多元违约金和200元软件服务费,3500元保证金只能退还约2400元。

冯先生质疑:“​​高仿豪车商标本来就不合理​​,靠着打擦边球的方式误导消费者来卖车,凭什么还要扣我的钱?”他坚持要求全额退还保证金。

经过媒体介入和舆论关注,拍卖机构的态度发生转变。工作人员后来表示:“我们会把保证金全额退给他的。”冯先生后续称,平台已联系他致歉并全额退还了保证金。

04 法律视角,商家涉嫌多项违法

法律专家指出,商家这种行为很可能涉嫌不正当竞争。四川一上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林小明律师表示,从当事人所述情况来看,通常普通人很难区分该产品的品牌、品种,属于基于错误认识作出的错误意思表示。

根据《商标法》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反不正当竞争法》也规定“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等混淆行为,容易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05 平台责任,灰色产业链需警惕

事件曝光后,拍卖机构已将平台上所有高仿豪车款的“老头乐”拍卖信息撤下。这表明平台具有一定的自我纠正能力,但​​事后的下架不如事前的审核​​来得有效。

这起事件反映了整个灰色产业链的问题。从生产高仿车标的厂家,到允许这种商品上架的拍卖平台,每个环节都在挑战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消费者需要提高警惕,增强辨别能力。要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一辆真正的玛莎拉蒂售价在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怎么可能以2万元的价格买到?


拍卖平台已下架所有高仿豪车款的“老头乐”拍卖信息。
冯先生收到全额退款,但这场闹剧背后的灰色产业链仍值得深思:从生产高仿车标的厂家,到允许这种商品上架的拍卖平台,每个环节都在​​挑战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消费者报道提醒,在二手交易市场上,低价诱惑和豪车梦让不少人落入陷阱。除了高仿老头乐,还有走私车、事故车、泡水车等以次充好的情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手机云川网 » 花2万以为拍下玛莎拉蒂,竟是一场“老头乐”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