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里的外卖员、矿山转型的探索者、海洋馆的新生幼鲨……这些鲜活的县域故事,正通过基层融媒人的笔头和镜头,走进大众视野。
2025年9月,《“县”有佳作》8月榜单正式揭晓,10件优秀作品从众多投稿中脱颖而出。这些作品聚焦重大主题、民生关切,用创新的表达方式展现了县域最生动的实践样本。
01 四位作者,多元视角
本月上榜作品主题丰富,形式多样。孝昌县融媒体中心的《小城“摆渡人”》以外卖员邹永杰、毛珍珍为主角,通过他们的故事,展现小城生活的平凡与不凡,折射出孝昌幸福温暖的生活环境。
保康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则聚焦尧治河村如何通过党建引领,将 “两山”理念转化为“两河”实践。该作品通过村党委书记、农家乐店主、矿洞技术员等多维视角,生动展现了尧治河人将废弃矿洞变为“天然菌菇工厂”、洞藏酒窖和神话主题景区的创新实践。
东西湖区融媒体中心的《华中首例,在东西湖出生了!》记录了武汉极地海洋度假区内一条黑鳍鲨幼鲨的顺利降生。记者实地探访了黑鳍鲨人工繁育过程中面临的多项技术挑战,包括水质控制、模拟自然环境、孕期监测以及产后护理等环节。
02 佳作评选,标准明晰
《“县”有佳作》栏目由湖北日报客户端主办,每月评选一次。评选工作由湖北日报编委办、融媒体中心组建的专业评审组负责,成员包括高级记者、高级编辑、新媒体运营专家等,确保评选的专业性与公正性。
评选主要从四个维度进行量化评分:
- 主题价值(30%),重点考量作品与重大主题、民生关切的契合度;
- 内容质量(25%),关注作品的真实性、深度与可读性;
- 创新表现(25%),评估技术应用、表达方式的新颖性;
- 传播效果(20%),参考作品在湖北日报客户端的传播数据及社会反馈。
03 荣誉激励,助力传播
上榜作品的作者将获得由湖北日报编辑部统一制作、盖章的荣誉证书。
这些获奖作品将被纳入湖北日报优质内容池,在湖北日报客户端进行集中展示,并优先在湖北日报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号、纸媒、学习强国湖北平台等平台进行矩阵式推广,从而扩大作品的影响力与覆盖面。
获奖县融还将获得湖北日报提供的内容创作指导、传播策略咨询等专项资源支持,以助力提升后续作品质量。
04 扎根县域,记录时代
县域是中国式现代化壮阔图景中最生动的实践样本。县融媒体人扎根基层,既能听懂大爷大妈的方言诉求,也能解码年轻人返乡创业的新潮想法,更会聚焦工厂车间的智改数转。
他们将这些扎根泥土的记录,连同老百姓的柴米油盐、创业园的键盘敲击声、车间里的齿轮转动,一起写进时代发展的长卷里,不仅让县域故事有了烟火气,更让中国式现代化的基层实践有了可触可感的模样。
《“县”有佳作》栏目为这些基层创作提供了展示的窗口,让更多扎根大地的佳作被看见、被传播。
榜单背后,是县级融媒记者们扎根基层的辛勤付出。
他们记录工厂车间的智改数转,倾听老百姓的柴米油盐,解码年轻人返乡创业的新潮想法。
这些作品将纳入湖北日报优质内容池,获得在湖北日报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号、纸媒以及学习强国湖北平台等全媒体矩阵推广的资格。
《“县”有佳作》月榜持续见证着湖北县域的创新实践与动人故事,期待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佳作涌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手机云川网 » 祝贺!《“县”有佳作》8月榜揭晓,10件作品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