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云川网

青春筑梦高原|青春赴约传薪火,支教深耕育新苗

为深入贯彻党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引领广大青年在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的火热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2025年暑期,内蒙古科技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甜橙”志愿者服务队深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称文镇中心寄校,开展为期七天的暑期三下乡支教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知识支教助力当地教育发展,同时推动黄河文化传承、蒙汉藏等民族团结及科技护河理念普及。

7的称多县,黄河沿岸的格桑花肆意绽放,与教室里孩子们的笑脸交相辉映。甜橙志愿者服务队以“黄河文化”为核心,设计了一系列生动课程:通过手绘黄河解锁流域迷宫,让孩子们直观了解“母亲河”从青海到渤海的万里征程;用蒙汉双语讲述黄河,将高原民族对黄河的敬畏与中华儿女的共同情感相连;组织“黄河诗会”,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朗诵“黄河入海流”,在诗词中触摸文化根脉。

针对当地多民族聚居的特点,服务队特别开设“蒙青一家亲”主题课堂。队员们示范蒙古族舞蹈,教唱《火红的萨日朗》等,同时也与当地的学生们互相分享家乡的黄河故事。课堂上,队员们与孩子们共同搭建蒙古包手工艺品,开展以箭会友的射箭比赛,用行动共同绘制“民族团结同心圆”,在欢笑中加深“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的理解。

科技赋能保护黄河的理念也融入了支教日常。队员们带来简易水质检测工具,带孩子们到黄河岸边采集水样,通过对比数据讲解“保护黄河生态”的重要性;用动画演示“退耕还林对黄河泥沙减少的作用”,引导孩子们思考“高原儿女如何守护家门口的黄河”。学生们纷纷表示,长大后我也要学知识,保护我们的黄河。

推普工作也是支教的重点,队员们设计了趣味推普游戏,如绕口令比赛、汉字听写大会等,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普通话水平。不仅让当地孩子感受到普通话的魅力,更增强了他们用普通话沟通的信心。

除此之外,队员们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当地学校开设机器人课程。队员们带来了专业的机器人教学设备,从机器人的基本原理、编程基础开始,逐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组装机器人、编写简单程序,激发孩子们对科技的兴趣。支教团队还计划在后期持续开展云端课程,将先进的教育资源通过网络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当地,实现教育帮扶的常态化。

短短7天的支教中,格桑花从讲台前开到了孩子们的心里。此行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将黄河文化的种子、民族团结的理念、科技护河的意识播撒在高原,希望它们与格桑花一起,在孩子们的未来星河中持续绽放。

作者:文硕 高佳康 班跃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手机云川网 » 青春筑梦高原|青春赴约传薪火,支教深耕育新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