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讯】近日,一则“高铁站台能否全面禁烟”的网友提议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相关话题阅读量超2亿次。多位乘客在12306官方微博留言称,在站台候车时被迫吸入二手烟,甚至有儿童因烟雾刺激咳嗽不止,呼吁铁路部门效仿飞机、地铁等密闭空间,将禁烟范围扩大至站台区域。对此,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通过12306客服回应:已关注到相关诉求,将联合卫健、控烟等部门开展调研,评估禁烟可行性。
争议焦点:站台是“开放空间”还是“公共交通枢纽”?
支持禁烟者认为,高铁站台虽为露天区域,但属于公共交通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候车室、售票厅等室内场所已明确禁烟,而站台因人流量大、通风条件有限,烟雾易扩散至候车区,对孕妇、儿童、过敏人群等造成健康威胁。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专家指出:“二手烟中含70余种致癌物,即使短暂暴露也可能引发呼吸道刺激,站台禁烟是保护公众健康的必要举措。”
反对者则强调“个人权利边界”。部分烟民表示,站台是候车间隙的唯一合法吸烟区,若全面禁烟,需铁路部门增设专用吸烟亭或延长列车停靠时间以满足需求。另有法律界人士提醒,根据《消防法》,火车站台属于“重点防火单位”,吸烟可能引发火灾,但现行法规仅禁止“在动车组列车或禁烟区域吸烟”,未明确覆盖站台,需通过立法完善明确责任。
12306回应:平衡需求与安全,调研先行
面对争议,12306客服在回应中表示:“高铁站台是否禁烟需综合考虑消防安全、乘客需求及管理成本。目前,我们已收到大量相关建议,将联合卫健委、中国控烟协会等机构,在重点车站开展烟雾浓度监测、乘客行为调研,并参考国际经验(如日本新干线站台全面禁烟),形成科学方案。”
铁路部门透露,近年来已采取多项措施减少站台烟害:例如在京沪高铁等线路的站台增设“吸烟区隔离带”,通过物理屏障降低烟雾扩散;在列车到站前10分钟通过广播提醒乘客“勿在站台吸烟”;部分车站还试点安装烟雾报警器,对违规吸烟者进行信用惩戒。然而,这些措施仍依赖乘客自觉,执行效果有限。
控烟专家:站台禁烟是“健康中国”的必然要求
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廖文科指出,站台禁烟不仅是公共卫生问题,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提出‘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至20%以下’,公共场所全面无烟化是关键抓手。铁路部门作为国企,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推动站台禁烟立法,为其他交通领域树立标杆。”
【记者观察】从“高铁吸烟被罚”到“站台禁烟讨论”,公众对无烟环境的期待愈发迫切。铁路部门的谨慎回应体现了对多元利益的尊重,但健康权与吸烟权的博弈终需法律划清界限。或许,站台禁烟的争议终将推动中国公共场所控烟立法迈出关键一步——毕竟,在疾驰的高铁时代,对健康的守护不应有“站台”般的空白地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手机云川网 » 网友提议高铁站台全面禁烟 12306回应:将推动多部门协同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