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沙家浜镇聚焦群众关切,紧盯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创新推出“春来茶铺主理人”培育计划。通过系统培育一批扎根基层、热情贴心的“茶铺主理人”,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书记茶水铺、渔家茶水铺、暖心便民铺,构建起全域覆盖、多元联动的文明实践暖心服务网络。
茶铺办得怎么样?
群众是否满意?
今天
让我们走进沙南村
看这间小小的茶水铺如何精准施策
为蟹农铺就一条从塘边到心间的暖心路
“通往蟹塘的那段农路,坑坑洼洼,下雨天一腿泥,运输饲料、成蟹的时候,车子颠得厉害。”在“书记茶水铺”里,蟹农老张端着茶杯发出感叹。


沙家浜镇沙南村的蟹塘主要集中在锡太路以南,蟹塘养殖面积共2173.626亩,村里养殖户140余户,将近占全村总户数的四分之一。对于这些以蟹为生的村民而言,通往塘口的路是否通畅、养殖难题能否解决,是关乎收成的“心头大事”,更是“书记茶水铺”里频频讨论、着力推动解决的“核心议题”。随着议题的深入,沙南村共开展5期“书记茶水铺”,收集40余项民生意见。通过归类整合、现场研判和共同商议,最终将群众呼声最高、发展需求最紧迫的“修好蟹塘路”与“提升养殖技术”两项内容,确定为优先落地的“村级微实事”。
铺路解民忧
从“路途颠”到“运输畅”的蜕变
针对农路破损这一首要问题,北泗泾至长浜宅基的这段农路最为突出,由于长期的高频率使用以及日益增多的车流量,不仅影响日常出行,更直接制约着饲料和螃蟹运输的效率。村书记带队实地调研,并组织工程专家对道路状况与土壤结构进行全面评估,科学制定施工方案。

经过合理规划与高效施工,一条长1公里、宽2.8米的平整水泥路,赶在大闸蟹销售旺季前完工,解决了周边50余户养殖户的运输难题。
整改前
VS
整改后


路通之后,更要心暖。沙南村将启动“宅基亮化”工程,在养殖密集区的宅基周边安装太阳能路灯,以保障村民夜间出行安全,照亮回家路。
授渔暖民心
从“凭经验”到“靠技术”的转变
与道路修缮同步推进的,是“渔家茶水铺”针对养殖技术短板的精准发力。依托本地水产医院资源,沙南村全力打造“蟹农技术服务站”,在选种育苗、蜕壳管理、病害防治、营养调控及水质检测等关键环节,定期邀请市镇专家下沉塘口,开展专题讲座、现场巡诊与实操指导。截至目前,已组织大闸蟹专题培训和田间指导8场,覆盖养殖户80余户。
沙南村还积极拓展服务内容,携手大闸蟹养殖龙头企业,为养殖户系统开展品牌建设与新型营销技能培训。依托湖强公司等成功案例,邀请专家团队现场指导养殖户如何运用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兴渠道,主动拓宽销路,助力打造沙南村大闸蟹的特色品牌,切实提升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沙南村“书记茶水铺”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充分联动“渔家茶水铺”“暖心便民铺”等载体,系统整合基础设施提升、特色养殖技术推广、农产品品牌打造等关键资源,持续推动更多优质服务下沉、更多便民举措落地,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持久活力与深厚温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手机云川网 » 春来暖心铺,汇聚“微幸福”丨 铺平塘边暖心路 斟满蟹乡幸福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