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云川网

轻于鸿毛试图复制成功却未成功,女性公路片为何遇冷?

女权题材的旅程电影看似流行,其实毛病不少,比如《轻于鸿毛》就是这方面很糟糕的例子,究竟它有哪些不足之处呢?

市场尝试

国产公路题材的作品原本就不多,口碑较好的多数是由男性主演,比如《无人区》和《人在囧途》。《轻于鸿毛》试图填补女性公路片的空白,这是一个很有勇气的做法。然而,遗憾的是,这部电影虽然有创新思路,但实际表现却很糟糕。它把女性公路片中最精彩的部分都放在了宣传材料里,重点变成了宋佳展示个人魅力,和“公路”这个主题联系不大。

创作套路

《轻于鸿毛》与《好东西》相似,都将男性视为点缀,着重表现“女性相互扶持”的核心思想。如今女性电影常模仿这种套路,主角独立发展事业,不依赖男性,遭遇困境时得到闺蜜的关照。然而,《轻于鸿毛》把“公路”情节当作虚无的舞台,“女性相互扶持”沦为空洞的口号,缺少真切内涵。

缺乏张力

公路片关键在于人物遭遇变数、迷茫,在陌生地方重新建立联系。不过《轻于鸿毛》中人物并未真正经历旅途中的挑战,也没有表现出内心的脆弱和对自己的困惑,沿途的景色也未能与角色当前状况产生关联。宋佳扮演的李鱼虽然显得很酷,但她的故事缺乏与公路旅程的深度融合,仅仅是换了几个场景,并没有构成真正的公路片。

创作困境

女性公路片创作难度很大,既要打破类型局限,又要突破性别束缚。公路片的核心是探索自由和未知,但传统观念里,“汽车和公路”通常被视为男性的专属领域。许多国产团队在表现女性驾驶时,思路狭窄,容易陷入陈旧印象,结果让女性公路片变成了“朋友出游的记录视频”,缺乏深层内涵。

经典对比

《末路狂花》细致探索了女性公路题材,而《轻于鸿毛》则概括为“女性彼此支持”。它用标语取代具体情节,用“憎恨男性”心态取代困境描绘,导致女性电影进步受阻。

未来方向

要拓展国产女性公路片的受众,需要减少那些直白的励志台词,多尝试将不同题材融合在一起。像《涉足荒野》那样把公路元素和家庭关系交织,或者可以试试公路和轻微科幻元素的搭配。设想一下,如果未来人工智能能够自动驾驶,路上行驶的女性可能会经历怎样的人生故事呢?

你觉得未来国产女性公路片怎样才能拍出新意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手机云川网 » 轻于鸿毛试图复制成功却未成功,女性公路片为何遇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