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讯】当地时间3月27日,以色列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全国超100万民众走上街头,抗议政府推动的司法改革计划。这是自2011年“社会正义”抗议以来规模最大的群众运动,特拉维夫、耶路撒冷、海法等主要城市陷入瘫痪,示威者与警方爆发零星冲突,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这场可能重塑以色列政治格局的危机。
抗议浪潮:从“技术性分歧”到“存亡之争”
此次抗议的导火索是总理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右翼联合政府于今年1月提出的司法改革法案,核心内容包括:削弱最高法院对政府决策的司法审查权、赋予议会以简单多数推翻法院裁决的权力、改变法官任命机制以增强政府影响力。支持者称改革旨在“纠正司法过度干预政治的失衡”,但反对者斥其为“权力独裁的阴谋”。
“这不是左派与右派之争,而是民主与独裁的较量。”特拉维夫大学政治学教授亚隆·埃兹拉分析,法案若通过,政府将可绕过法院批准争议性政策,如推进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合法化、削弱反腐败机构权限等。
抗议活动迅速蔓延至全社会:科技公司员工发起“技术罢工”,导致银行系统、机场运营一度瘫痪;医护人员、教师、律师群体加入示威行列;甚至军方也出现“拒绝服役”的呼声。据组织方统计,仅特拉维夫主会场就聚集了60万人,全国抗议总人数突破100万,占以色列总人口的近12%。
政府强硬回应:内塔尼亚胡拒不让步,社会裂痕加深
面对抗议压力,内塔尼亚胡在电视讲话中重申改革“势在必行”,指责反对派“煽动叛乱”“与国家敌人勾结”。其领导的利库德集团更将抗议者贴上“精英主义”“不爱国”标签,试图将矛盾转化为意识形态对立。
然而,政府内部已现分歧。国防部长加兰特公开呼吁暂停改革,称“社会分裂威胁国家安全”,随后被内塔尼亚胡解除职务,此举进一步激化矛盾——3月27日晚,数十万抗议者包围总理官邸,高呼“逮捕内塔尼亚胡”“民主已死”等口号,警方使用催泪瓦斯驱散人群,造成至少15人受伤。
国际社会亦表达关切。美国总统拜登称“深感担忧”,强调“民主制度需通过共识维护”;欧盟呼吁以色列各方“保持克制,通过对话解决分歧”。
深层危机:司法改革背后的政治极化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危机是以色列长期政治极化的集中爆发。内塔尼亚胡自2022年底重新执政以来,依赖极右翼和宗教政党支持,其政策倾向引发世俗中产阶层强烈不满;同时,司法改革被视为转移公众对内塔尼亚胡本人贪腐案注意力的手段——他目前正因涉嫌受贿、欺诈等罪名接受审判。
“当政府试图通过削弱司法来巩固权力,民主的根基就动摇了。”以色列民主研究所所长伊兰·格隆瑙警告,若改革强行推进,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社会动荡,甚至导致国际社会对以色列民主资质的质疑。
截至目前,抗议活动仍在持续,政府与反对派尚未启动实质性谈判。这场“百万人上街”的危机,正将以色列推向未知的十字路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手机云川网 » 以色列百万人上街抗议:司法改革争议激化社会裂痕,内塔尼亚胡政府面临执政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