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讯】近日,天眼查平台数据显示,知名演员张翰(本名张汉)名下部分股权遭法院冻结,涉及金额165万元,冻结期限自2024年5月至2027年5月。事件迅速引发舆论热议,#张翰股权冻结#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首位,阅读量突破3亿次。对此,张翰工作室发布声明称“系正常商业合作中的法律程序”,但未透露具体原因,进一步加剧公众猜测。
事件脉络:股权冻结信息曝光,关联企业浮出水面
据公开法律文书显示,此次股权冻结由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执行,被冻结标的为张翰持有的“北京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16.5%股权(对应出资额165万元)。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主营影视投资、艺人经纪等业务,张翰为第二大股东,其母亲王某担任法定代表人。
值得注意的是,该企业近年涉多起合同纠纷。2023年,因未履行与某影视制作公司的分成协议,被强制执行赔偿280万元;2024年初,又因拖欠场地租赁费用被起诉。法律界人士分析,股权冻结通常与债务纠纷、合同违约等经济案件相关,法院为保障债权人利益,会限制股东处置名下资产。
工作室回应:强调“正常流程”,未释疑引发争议
事件发酵后,张翰工作室通过官方微博发布简短声明:“关于张翰先生名下部分股权被冻结一事,系正常商业合作中的法律程序,目前案件已进入司法流程,感谢大家关心。”声明未提及冻结具体原因、涉案方及后续处理方案,被网友批评“敷衍”“避重就轻”。
部分粉丝认为“明星股权被冻结很常见,无需过度解读”,但更多网友质疑:“165万对普通人是巨款,对明星也算大数目,工作室至少该说明是否涉及违法。”更有财经博主扒出张翰近年商业版图,指出其关联的6家企业中,3家存在经营异常记录,呼吁“明星经商应更透明”。
行业观察:明星股权纠纷频发,税务合规成焦点
张翰并非首个因股权问题陷入争议的艺人。2023年,某顶流女星因工作室股权代持协议违法被罚2.9亿元;2022年,某男演员因持股公司偷逃税被追缴税款及滞纳金超1亿元。税务专家指出,明星通过股权架构设计避税、利用关联交易转移利润等现象屡见不鲜,随着金税四期系统上线,税务监管正从“以票控税”转向“以数治税”,任何异常资金流动都可能触发预警。
“股权冻结本身不等于违法,但暴露了明星商业运作的风险点。”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李某分析,艺人跨界经商需兼顾专业性与合规性,否则可能因法律知识欠缺或团队操作失误,导致个人声誉与经济利益双重受损。
后续进展:公众期待透明化处理
截至发稿,张翰本人未公开回应此事,其主演的新剧《流光之城》剧组也表示“不影响拍摄进度”。法律人士提醒,若冻结源于债务纠纷,张翰需在3年内履行还款义务,否则股权可能被强制拍卖;若涉及刑事犯罪,则可能面临更严厉处罚。
【记者评论】从“郑爽天价片酬”到“邓伦偷逃税”,再到此次张翰股权冻结,娱乐圈的资本游戏屡屡触碰法律红线。明星作为公众人物,享受流量红利的同时,更应承担社会责任——经商守法、纳税诚信,方能走得长远。公众期待的不仅是“正常流程”的声明,更是一个经得起推敲的真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手机云川网 » 演员张翰165万股权遭冻结,工作室回应“正常商业流程”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