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云川网

广西推行机关企事业单位每周五“全民大扫除”:以行动擦亮文明底色,以共建凝聚治理合力

【南宁讯】每周五下午4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楼里总会呈现出一番别样景象:党员干部带头擦拭门窗、整理档案柜,青年志愿者清扫楼道死角,后勤人员对公共区域进行全面消杀……这一幕源于广西近日全面推行的“周五全民大扫除”行动。根据自治区文明办、爱卫办联合发布的通知,自2024年10起,全区所有机关、学校、医院、企业等单位需固定每周五下午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并将活动参与情况纳入年度精神文明建设考核。

从“政府主导”到“全民参与”:一场覆盖百万人的文明实践

“过去大扫除多是保洁人员的事,现在全员动手,连领导都蹲在地上捡烟头。”在南宁市青秀区某政府大楼内,刚结束扫除的公务员小李擦着汗水笑道。据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统计,行动首月,全区已有超120万名干部职工参与,清理卫生死角3.2万处,整改杂物堆积问题1.8万件,公共区域垃圾清运量较平日增加40%。

这场“全民总动员”的背后,是广西对爱国卫生运动的创新升级。自治区文明办负责人表示:“我们不仅要打造‘干净广西’,更要通过集体劳动增强干部职工的归属感,让‘单位是我家,清洁靠大家’成为共识。”在柳州市某国企,工会将大扫除与技能竞赛结合,评选“最美办公区”“整理达人”,员工参与积极性显著提升;桂林市则组织学校、医院与周边社区结对,带动居民共同清理背街小巷,形成“单位+社区”联动模式。

细节之处见真章:从“表面清洁”到“健康治理”

大扫除并非“走过场”。自治区爱卫办制定的《行动指南》明确要求:除常规清扫外,需重点整治空调滤网、饮水机、电梯按键等高频接触区域的卫生隐患,并建立“问题台账”限期整改。在自治区人民医院,院感科工作人员全程指导保洁人员规范消毒流程,确保医疗环境安全;北海市某小学则邀请专业机构对教室空气质量进行检测,根据结果调整通风时间,守护学生呼吸健康。

“环境卫生与疾病防控密不可分。”广西疾控中心专家指出,定期深度清洁可降低流感、诺如病毒等传染病的传播风险,而机关企事业单位作为人员密集场所,其卫生状况直接影响城市公共卫生水平。数据显示,行动开展后,南宁市部分写字楼内的呼吸道疾病就诊量环比下降15%,印证了“清洁行动”的实效。

长效机制护航:让“周五扫除”成为文明新习惯

为避免“一阵风”,广西建立“督导-考核-激励”闭环机制:自治区文明办组建专项督查组随机抽查,结果通过媒体公开;各单位需每月上报活动照片、整改清单,作为评优依据;对连续三次不达标的单位,取消当年精神文明奖项申报资格。此外,部分地市探索“积分兑换”制度,干部职工参与扫除可累积积分,兑换健康体检、带薪休假等福利,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

【记者观察】从“各扫门前雪”到“共筑健康城”,广西的“周五大扫除”已超越简单的环境整治,成为凝聚社会共识、提升治理效能的生动实践。当千万双手共同擦拭城市角落,当文明习惯融入日常点滴,这场“全民行动”正为壮美广西注入更温暖、更持久的力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手机云川网 » 广西推行机关企事业单位每周五“全民大扫除”:以行动擦亮文明底色,以共建凝聚治理合力